珍‧韋伯斯特的《長腿叔叔》是一部書信體小說,主角朱蒂(原名朱麗莎)寫給長腿叔叔的信佔了很大的篇幅。朱蒂是孤兒,靠長腿叔叔的資助上了大學,書信內容便是大學期間的生活點滴。大都是單向寄信,直到故事過了大半,才得知長腿叔叔也回過信,只是信件內容並未直接在書中出現。結局無疑是出人意料的,詳情且按下不表。
讀的時候,我一直覺得書中所附的插圖很可愛,充滿童真,讓我想起香港作家西西的《我城》也有類似的插圖,對比之下,頗有筆觸同出之感,這也許是主角都是年齡相若的女生之故。而這一體裁的小說,當然讓我想起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結局顯然是維特的悲摧得多。
到底在怎樣一種心理狀態下才會單向寄信?我在想,大抵是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心事都比較多。不論是喜是愁,抑或百感交集,喜怒哀樂攪成一團,都會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可是有時,便縱有千種心情,又不知能與何人說——或許是不想跟特定的人說,也或許是想同時跟很多人說——於是就有了諸如在IG上發限時動態的方法,或直言不諱,或婉言道出,寫上三兩句肺腑之言,動動指頭,即可發出;就算應者寥寥,也無礙效果已彰。
少年並非不識愁滋味,更不是甚麼強說愁,而歷盡世事者,也很難說得上是識盡愁滋味;只是有些倚老賣老者,策扶老以指手畫腳,嘴邊老掛著「行橋多過你行路」「食鹽多過你食米」之類更粗於粗言的話語,侃侃發表其宏論,認為少年的愁不是愁,少年的世界無憂無慮。一旦對少年的愁有了錯誤的認知,從而忽視了少年的愁,當少年有所愁而說出來時,坐視不理甚或加以批評,後果都是可大可小的。辛稼軒詞,寫他自己猶自可,終究不適合所有人。
也許身邊有個類似長腿叔叔的人,就很不錯,可以一直向他分享,向他傾訴,而他又肯一直側耳細聽,卻又不贊一辭,對錯好壞,自行斟酌。
《長腿叔叔》這部書,有人將其歸類為兒童文學,其實是有問題的——主角是大人、是大學生,寫的是大學生活,又與兒童何干呢?這本書我也是上了大學才看的,而「長腿叔叔」這個名字,卻在很久以前早有聽聞,是在一首不知道在哪裡聽到的歌聽來的,歌詞只記得一句「長腿叔叔你好嗎」——還聽過一種改編版本:「耶穌基督你好嗎」,全曲已找不到了,好像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大概是我在讀教會學校的時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