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食蟹要知道的三個迷思

 迷思一:螃蟹和柿子一起食有毒?

 坊間流傳,螃蟹與柿子一起吃會中毒,說這是因為海鮮中的有機砷會與水果中的維生素C發生反應,從而產生有毒物質砒霜。事實上,即使同時吃這兩樣東西,在人體中也沒有足夠的條件能發生反應,所以並不會產生毒性。但因為螃蟹蛋白質含量豐富,遇到柿子中的單寧酸容易變性、結塊,形成不易消化的單寧酸蛋白,一起吃的話容易造成腸道不適,所以還是建議分開吃。

 迷思二:孕婦不能食螃蟹?

 在早期,有孕婦吃螃蟹容易流產的說法,但這樣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推測有可能是因為螃蟹的食物是魚蝦貝類的遺骸,因此螃蟹死後消化道細菌滋生的速度更快,加上海鮮類的組織結構較鬆散,極易腐敗,進而使蟹肉中的蛋白質分解形成組織胺,產生毒性。

 此外,早年衛生條件較不理想、螃蟹保存不易,如果吃下不新鮮的食物,發生中毒現象,對孕婦及寶寶都很危險,所以才建議孕婦不要吃螃蟹;但現在食物保存的方式進步且多元,只要能確保食材新鮮,風險就能大大減少。

 也有人說懷孕期間吃甲殼類,生下的小孩容易對甲殼類過敏,不過那也是比較早期的看法,目前有越來越多相關實驗證實,懷孕期間避免特定過敏原的飲食,對於小孩過敏的發生機率並無影響,甚至建議小孩在出生後早點開始食用部分致過敏的食材,如:花生、蛋……等,更能降低過敏發生率。因此,孕婦懷孕中的飲食和小孩過敏的關連並不高。若孕婦本身對螃蟹過敏,或是懷孕期間體質改變,容易食物過敏的話,就不建議食用螃蟹。如果有特殊情況,亦可在諮詢過醫生建議後決定。

 基本上,只要是新鮮、經過適當處理及烹調的螃蟹,孕婦是可以食用的。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螃蟹性質偏寒,如果本身容易腸胃不適或屬於寒性體質的話,應少量食用就好,或搭配蔥、薑、蒜等溫熱性食材一起烹煮,可以中和螃蟹的寒涼。

 迷思三:痛風不能食螃蟹?

 痛風是一種極度疼痛的關節炎,由於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導致尿酸形成結晶並沉積在關節或周圍軟組織,此時就容易引起發炎反應,造成關節疼痛、腫脹或變形。

 而說到痛風大家一定會提到嘌呤,嘌呤是細胞中DNA及RNA的組成物之一,其衍生物也具有多種功能,如:ATP為體內重要的能量形式。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產物,當嘌呤代謝異常或尿酸沒有適時排出體外時,就會形成高尿酸血症,有些人雖然有高尿酸血症,卻毫無症狀,而有些人會因此發展成痛風。

 在血液中的尿酸約有八成是由我們體內的新陳代謝過程所產生;剩下兩成則由飲食攝取而來。因此,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取,如:紅肉、內臟類、海鮮等,可以降低痛風發作機會,如果吃到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也可以利用多喝水來幫助尿酸排泄,所以有痛風的人如果非處於急性發作期、想吃螃蟹的話,可以諮詢醫師的意見,看看是否能食用。

 另外,酒精和果糖會影響尿酸代謝,增加發作風險,因此容易痛風的人應減少飲用酒類及含糖飲料,並避免與高嘌呤食物同時吃。

 螃蟹怎麼挑最好?

 首先,當然是新鮮的最好!因螃蟹較一般肉類(豬肉、牛肉)更容易腐敗,所以新鮮度很重要!如果是冷凍螃蟹,可以選擇捕撈後以急速冷凍方式處理的螃蟹,品質會更佳。

 再來,螃蟹有分公母,牠們腹甲形狀不一樣,公蟹是三角形,母蟹是圓形,如果喜歡吃蟹膏要挑選公蟹、愛吃蟹黃則要挑母蟹。

 最後,挑選時可以拿在手上比較一下重量,選擇重量較重、蟹腳捏起來較結實的就會比較有肉!◇

 (資料來源︰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