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搜聞)中國製造的「新質」吸引力 汪海月 馬欣然

 早前,安徽合肥,一場對接洽談會匯聚國際投資者。數十位跨國公司代表與中方合作伙伴圍坐於一張方桌,暢談中國製造業提質升級帶來的新機遇。

 作為2024世界製造業大會系列活動之一,這場安徽省新興產業與跨國公司對接會吸引了美國、德國、英國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178位政要及客商參會,其中包括霍尼韋爾、威立雅、施耐德等92家世界500強及跨國公司代表。

 「傳統製造業數字化與綠色化協同轉型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也構建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這一新模式與霍尼韋爾的戰略高度重合。」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說。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深耕逾50年,這家總部位於美國的全球性高科技企業近些年在中國自動化、能源轉型、航空、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持續投資佈局。就在今年7月,霍尼韋爾與安徽豐原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安徽蚌埠建設可持續航空煤油等項目,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為更好把握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機遇,加速融入中國製造業向「新」向「綠」升級浪潮,正在成為外資企業的普遍共識。

 9月10日,施耐德電氣位於上海市金山區的創新實驗園區二期項目落成開放,是這家全球電氣集團在中國乃至東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創新實驗基地;9月4日,德國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宣佈,計劃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在華投資超140億元,進一步豐富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的本土化產品陣容。

 在2024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首席技術官吳博銳分享了未來幾年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規劃:通過高效的研發流程和充分的本地決策權限,將產品上市時間加速30%;基於純電智能網聯汽車平台將於2026年在中國市場推出共4款專為本土消費者打造的新車型。

 「為了滿足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需求,大眾汽車集團制定了『在中國,為中國』戰略。我們將借助成熟的本土研發中心和強有力的本土研發伙伴,全面推進『在中國,為中國』的研發和智造,更好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吳博銳說。

 中國商務部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721.4億元人民幣,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12.4%,較去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錶製造業、專業技術服務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77.8%、43.4%和33.9%。

 外資企業深耕中國的背後,既有對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信心,也有對中國推進製造業高水平對外開放舉措的認可。

 9月8日,《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發佈,將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由31條減至29條,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實現「清零」。

 「最近,中國政府宣佈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這不僅彰顯了中國擴大國際合作的積極意願,也拉升了一眾外資企業持續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玉井武志說。

 作為最早進駐中國市場的外企之一,三菱電機在華業務範圍包括電子元器件、汽車移動出行、空調系統等。今年7月,三菱電機集團在中國「又落一子」——旗下三菱電機大連公司時隔20年後再度選址大連,新建第四工廠。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指出,外資加碼中國新興產業,將促進資本、人才、技術等創新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和科學技術的國際交流,推動中國形成更深層次的開放創新生態,進一步激發中國經濟發展潛力。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把擴大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與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結合起來,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採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支持外資企業參與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和中西部、東北地區。

 「我國製造業處於由大變強的重要關口,推動製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要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用好全球創新要素資源。」該負責人表示。◇

<上月下月>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