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小店經營的初心  承鈺

該位女子詳細描述了自己在晚上八時四十分進入速食店,當時店內仍有不少食客。然而,到了九時,職員便開始嘗試收走她的碗碟,儘管她表示尚未吃完。職員此後頻繁催促,最終在九時零五分,她不得不匆匆結束用餐離開。她形容職員的眼神「超級怨憤」,讓她感受到了極大的不適。

這一事件迅速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有香港線民認為,按照店舖規定的關門時間催促顧客離開是理所當然的,甚至對內地遊客能在關門前二十分鐘還能點餐表示驚訝,認為這是香港服務行業的寬容。他們認為,香港是一個守規矩、有秩序的社會,但同時也顯得較為嚴格,人情味略顯淡薄。

然而,也有聲音批評這種做法缺乏包容心,認為既然已經接受了顧客的訂單並上菜,就應該等待顧客用完餐。有人感慨,居住環境的差異會對人的心情和素質產生影響,甚至有人認為香港人因生活壓力而顯得壓抑和可憐。

這場爭論,實際上是對兩種不同生活理念和文化差異的探討。澳門與香港,作為兩個緊密相連的城市,同樣每天在接待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旅客,對於遊客而言,理解並尊重這些差異,或許正是旅行中最寶貴的收穫之一。當然若店家對偶一而來的旅客多一點包容,哪怕他們可能今生再無復見,也不會事後被無端在網絡上公審、數落。

然而回想當初,不少商戶並不是因應旅客而經營,他們初心是為街坊服務,那些與他們更能達成同理心的同群同體,這樣看來,店家、職員的行為又是否可以被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