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經歷青春期 方婷
隨着孩子逐漸成長,與同為父母的朋友相聚時,我們的對話總不免自然而然地轉向「青春期」這一主題,彷彿它是人生旅途中必經階段,經歷過這段時期便邁向成長,繼而邁向更年期。對家長而言,有時甚至需要在自己步入更年期之際,同時面對家中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我曾與一位研究命理的朋友探討,據他所言,在八字命盤中若未見「傷官」之人,似乎並不經歷我們常言的那種充滿反叛精神的「青春期」,他們的變化更多體現在生理層面,而缺少了那份躁動與強烈的反叛性。
既然青春期是每個人都可能遭遇的生命階段,我們便不應將其視為洪水猛獸。所謂的反叛,或許只是孩子們在成長路上逐漸形成自我見解的體現,是從一個唯命是從的小孩,成長為一個開始自主決策的青年。由於不同世代對事物的看法存在差異,矛盾自然也就隨之而生。
恰巧看到今年金馬獎的頒獎結果,這讓我想起了去年獲獎的最佳劇情片《年少日記》中的哥哥角色,他似乎尚未踏入青春期,卻遭受了諸多不公。我反而希望他能有更多的叛逆與倔強,因為如果他能夠展現出更強的反抗力,或許就不會走上那條悲劇的道路,也不會將所有責任歸咎於自己。施壓與反抗,正如物理學中的牛頓第三定律所述: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相伴而生。
此外,還有一種家長,他們習慣於用自己年輕時的經歷與當下的年輕人相比,不解為何當年自己能做到的,現在的孩子卻做不到。這其實是一種誤解。當年的成功往往是基於事後的回顧與總結,而非當時當下的「明智選擇」。這種事後諸葛亮的教化方式,實際上毫無參考價值,更不應用來教育當下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