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隨筆)高山的音樂 風雲

 重陽節乃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自古以來皆有不少的記載和活動,其中登高遠行是大家至為熟悉的,我國地大物博、山脈眾多,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高山是和我們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繫,在易經八卦中也有一個卦象是代表高山的,音樂家亦以山作為題材,寫下了不少著名音樂,指出高山對我們的重要性!

 一九五三年新中國成立不久,著名作曲家馬思聰就寫了一部交響組曲《山林之歌》,因當年他接到一封信,附了幾首在西南怒江山區常唱的民歌,使到作者回想起在抗戰時在昆明和粵北居住的情景,因此便以這些民歌為素材,結合自己對山林生活的感受,在翌年五月完成了這部作品,樂曲屬標題性音樂,共有五個樂章,是建國早期一部較為著名的管弦樂作品。

 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那裡海拔極高,自古以來均是荒蕪之地,建國早期,政府為要打通那裡的交通,建築了川藏公路,人民喜悅非常,作曲家陸華柏亦在一九五五年寫了一部《康藏組曲》以作慶祝,素材是取自藏族民歌和舞蹈音樂,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是我國交響樂民族化早期的代表作。一九五八年被當時的蘇聯國家音樂出版社收入了中國作曲家作品集中,並且在莫斯科出版總譜發行。

 《帕米爾風情》是另一部著名的高山管弦樂作品,在一九八零年,劉念劬在新疆崑崙山地區工作,完成了這部特色作品。音樂帶有中西風情,引人入勝,一九八二年第十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首演之後,在法國發表也大受歡迎,翌年中國唱片公司把它錄製成立體聲唱片,並作為中國優秀交響樂作品在莫斯科公開發行,十分轟動!

 至於民族器樂曲方面,七十年代初期有一首嗩呐曲《山村來了售貨員》深受大家的喜愛,以往山區交通不便,售貨員送貨上山,為人民送來生活用品,親切動人的音樂,正是東北地區的生活寫照;在那個年代亦有一首二胡音樂,名叫《山區變了樣》,乃是名家曾加慶的作品,樂曲結構簡練,音調親切,形象鮮明,富有藝術魅力;此外李大同的笛子曲《帕米爾的春天》,也是以少數民族的音樂素材,描繪高山壯麗的民族器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