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原地)謙和認真的曼尼薩斯 樂飛

 欣賞過陣容「墟撼」的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後,筆者又聽了巴西大提琴家Antonio Meneses的獨奏會。百多人與一人奏出來的音樂,同樣為我帶來滿足感,這是音樂藝術的奧妙之一,當然,好的作品與傑出的演奏必須是前題。

 這場由一位演奏者擔綱的獨腳戲,以巴赫的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1007)拉開序幕。曼尼薩斯以溫和、樸實的風格,謙卑認真的態度,盡量減少對作品的情感渲染。他的技巧扎實,精湛而不外露,演奏沉穩平和,用情亦非常淡雅,琴音絕非Rostropovich、Starker那般刺激,這種內斂風格相信和他的師承有關。年青時隨意大利Antonio  Janigro(1918-1989)習琴的曼尼薩斯,完全繼承其師抒情從容的手法,聽 Janigro的巴赫組曲,便感兩人的工整造句及高雅格調如出一轍。曼尼薩斯演奏巴赫時從容不迫的態度,那種偏慢的速度,以及那帶一點漫不經心似的phrasing,也許更像Enrico Mainardi(1897-1976),無獨有偶,Janigro與Mainardi都出生於米蘭,相信曾師從Janigro的曼尼薩斯,亦潛移默化地承傳了意大利學院派的風格,抒情得來帶點慢條斯理。

 返回音樂會。巴赫之後是三套難得一聽的無伴奏大提琴作品,先是巴西作曲家Clovis Pereira(1932-)題獻給曼尼薩斯的組曲Suite Macambira,此作分五樂章,以一首前奏曲及四段舞曲構成,各樂章皆不乏旋律,且容易理解,是既富地方色彩、又具創意的現代作品。曼尼薩斯既是巴西人,自然成為祖國音樂的積極推介者,除Pereira的作品,他已灌了多張Heitor Villa-Lobos專輯,多產的Villa-Lobos是巴西國寶,他筆下的大提琴作品亦為數不少,曼尼薩斯在一張唱片中拉奏了他的兩部大提琴協奏曲和大提琴幻想曲,都是較冷門但卻很精彩的音樂,曼尼薩斯的精湛詮釋更為作品增添可聽性。

 意大利大提琴家兼作曲家Carlo Alfredo Piatti(1822-1901)的大提琴隨想曲(op.25)原作共十二首,曼尼薩斯在音樂會中奏了其中四首。分別標示為「近似急板的快板」及「從容的快板」的第一首與第五首,都是挑戰大提琴家技巧的曲子,同時分佈於各弦的快速十六分音符,既要顧及右手運弓速度與力度的平均,又要關注左手把位的準確,難度不少,曼尼薩斯的拉奏把各難點一一清晰交待,絕不含混;第二首「虔誠的行板」中的雙向並行樂句教人迷醉,各弦音色交疊,韻味和諧,頗考驗大提琴家的控制力,曼尼薩斯的的雙音準繩而實在,音色豐滿,奏得實在美;第四首「小快板」在結構及格調上頗有點巴赫小步舞曲的影子,只是全曲無論快慢段落,都加進更多增添音樂效果的複雜的元素,演奏難度自然更高。透過此四段悅耳動聽的樂曲,可預見整套共十二首的隨想曲是充份發揮大提琴特性的作品,可惜此作被普遍遺忘,很多謝曼尼薩斯把它介紹給我們。

 接下來的Gaspar Cassado(1897-1966)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同樣是被忽視的作品。Cassado為西班牙大提琴家及作曲家,這套三樂章的組曲旋律美妙,不以演奏難度引人注意,此作以三段具地方色彩的舞曲組成,結構緊密勻稱,洋溢伊比利亞式風情,是難得的近代大提琴傑作。曼尼薩斯出色地把握住各段落的舞曲特色,把樂曲的神韻發揮得很透徹。

 整張節目單選曲各具有不同難度,曼尼薩斯奏來氣定神閑,應付自如,除表現精湛技巧,更體現出深厚的藝術修養。和一些追求刺激的大提琴家比較起來,他的琴音毫不煽情,既沒有那種攻擊性,也不是要立刻誘惑你心。他演繹的著墨點是精緻、細膩地刻劃出作品的神韻,盡量不施加個人解讀及情感因素。以尊重原作為前提的演奏,反映出演奏者謙和認真的態度,聽似平淡,卻絕不乏味。

 多提一句,曼尼薩斯使用的提琴是一七零零年製造的Matteo  Goffriller,該琴音質柔順豐美,很配合他的沉實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