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四月十三日電】(作者葉秋雲)連日來,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內,百年流蘇古樹繁花盛開。不少女遊客將頭髮盤成髻,髻上插著三把刀刃般的銀簪,身著漢服,或站在古樹下留影,或漫步於坊巷間參觀,成為來往遊客眼中一道風景線。
「坐在這裡可以嗎?我想和流蘇花合影。」來自黑龍江的「零零後」遊客沈璐在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衣錦坊四十一號的咖啡廳裡,悠閑地喝著咖啡,與旅拍的攝影師如是溝通道。沈璐表示,福州「三條簪」與流蘇花、白牆黛瓦十分相襯。
二十世紀初,少女冰心回故鄉福州省親,在經閩江進城的途中,曾自轎中向外一瞥,見到了這樣一幕:「滿街上來來往往的儘是些健美的農婦!她們皮膚白皙,烏黑的頭髮上插著左右三條刀刃般雪亮的銀簪子,穿著青色的衣褲,赤著腳……」而後,她在《故鄉的風采》一文中將這一幕記錄下來。
自去年起,「簪花圍」的風潮未退,塵封已久的福州「三條簪」造型得以「重現」,再度掀起熱潮。冰心筆下的「三條簪」,引得不少遊客專程坐飛機到福州一探究竟,李若彤等明星也紛紛簪上花、換上漢服,尋訪古街古巷。
從事化妝行業已有九年多的吳彩琴,自二零二三年「簪花圍」大熱後,便開始與旅拍店合作,兼職做旅拍跟妝。她笑言:「去年還在擔心外地遊客會不會對『簪花圍』審美疲勞,隨著福州『三條簪』的出現,這樣的困擾隨之解決了。現在,遊客的裝扮選項越來越多元。」
近日在福州,「八零後」武術老師蕭曉瓊自創的武術套路「千月簪法」一推出,便在網絡平台迅速躥紅,引得不少網友再次關注福州「三條簪」。
白雲出岫、迎面破鋒、懸雲展翅、姑射仙子、天外摘星、力貫金石、八方來賀……隨著招式的層層遞進,在腿法等動作的配合下,手上的簪如同利劍。蕭曉瓊表示,透過這一套「千月簪法」,她希望讓「三條簪」不只停留在裝束層面,而是能夠「動起來」,更好地展現「三條簪」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