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動物心理需關注 徐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時會看到一些有趣的動物行為,比如狗狗不停地追着自己的尾巴轉圈,貓咪過度地梳理自己的毛髮,甚至籠養動物出現刻板的踱步、搖頭等動作,還有鸚鵡拔光自己身上的毛髮。乍看這些行為或者頗有趣,但實際上,這卻是動物們心理出現問題的信號。

有時候,我們看到動物表現出抑鬱的狀態,可能還會以為牠們只是頑皮而已。但誰又能想到,牠們也會有心理問題呢?現在很多人連自己的心理問題都解決不了,更別說去關心小動物了。但話說回來,現在的寵物福利也是越來越好了,越來越多食肆歡迎動物進去,香港的輕鐵也快要放寬讓動物上車了。有些人寧可養動物也不結婚生子,也許這也是一個新的商機。

話說回頭,試想像一下,如果一隻動物整天就重複做這麼一個動作,連吃飯、睡覺都顧不上,嚴重的時候還會對自己造成傷害,這哪會是有趣的行為?簡直就是急需救治的心理疾病狀態。

早在二零一五年,英國一家動物收容所就接收了一隻患憂鬱症自殘的鸚鵡。這隻可憐的鸚鵡,身上全是煙味,毛都拔光了。鸚鵡這種動物,原來很戀主的,要是得不到主人的關愛,或者主人太忙沒空理牠,牠就會焦躁不安,情緒壓抑。情緒一壓抑,牠就開始自殘,拔自己的毛,各種撞頭、咬腳趾,就為了能引起主人的注意,得到一點關懷。

有些患抑鬱症的寵物行為異常得厲害,還需要吃藥來調整行為,不然就可能被拋棄,甚至被人道毀滅,想想都讓人心疼。

在美國這方面做得比較好,《動物福利法》都寫明瞭要給實驗動物提供消遣。實驗室的猴子住的籠子裏,都要有鏡子、躚踿這些設備,讓牠們至少有點兒娛樂,勝過我們的辦公室。◇

<上月下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