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鏡人語)濠江回憶:金城三把刀  林老師

昔日內港海邊,近沙梨頭有「樂斯戲院」,於河邊新街的司打口則另有「金城戲院」,前者乃放映首輪粵語片新電影,後者乃提供觀看二,三輪中、西影片。因金城戲院座落位置及消費者層次關係,院內座位陳舊欠佳,環境惡劣,空間氣味尤差。

一般戲院門外,均有小食攤檔,商販每在全年不同季節,向院前等候進場者、或散席觀眾提供各類小食,當中包括:四季水果、酸甜醃漬、南北涼果、燒烤魷魚、良鄉炒栗等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猶憶多個檔主中,有名為「金城三把刀」者。事緣東主年中使用三類刀種營生糊口,遂得其三刀大名。

春末入夏,攤主一柄薄刃西瓜刀在手,斬、切、削、刨,於其遊刃有餘。一刀斬開大西瓜,二件目視無大小;甜橙切成四小塊,顧客高興又歡快;梨子削皮快正靚,瞬間已成皮子花;菠蘿刨皮去釘快,分塊泡水留來賣。

仲秋柚子季節,檔口出現厚硬牛骨「刀」,但見老闆一手拿柚子,另手握微黃硬骨刀,先扒柚子厚青皮,現出果面薄白肉,開邊幾份陳檔前,全放其攤任客選。

秋去冬來,主人今番又換刀,手握一把黑鉸剪,棄刀還是用剪刀,小灶炭爐火紅旺,寒冬烤來魷魚香,剪成絲條奉客嘗。

冬末春初,話說金城總有三把刀,偶爾販售炒栗子,又或冬日柑,也有工具新玩意。熟栗日夜冒熱氣,生栗去皮便用來一柄小摺刀,它既能用作剝栗殼,也在春初賣冬柑時派上用場,摺刀在年後生意清淡時,柑肉出售留下柑皮,每有商人收購供曬用,真箇套用今天俗語云:收皮。聽說在冬柑大造豐收時節,關前街的馬伯良藥廠外發賣柑回收柑皮業務紅火,遂有個別接得「收皮」生意,金城三把刀便又多一樁額外營生矣。

金城三把刀一年四季,一日十多小時,全天候為影院觀眾、下環區街坊及路過行人提供價廉物美的食品。隨着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本澳戲院業務式微,以及盜版影碟、電視和手機興起,濠江大部分戲院都在二零零零年代前結業,僅澳門大會堂和永樂戲院繼續經營至今。近年部分娛樂場亦開設電影院吸引顧客,例如位於澳門銀河的Galaxy Cinemas銀河影院及位於澳門葡京人的英皇戲院等,各院門外小食攤檔早已不復見,遑論「金城三把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