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園地)回憶與希望帶來的傷感   樂飛

相對於《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首次公演的「慘敗」,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的首演算是相當成功。

作品誕生前,艾爾加與小提琴家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 1875-1962)已相交甚篤,克萊斯勒希望艾爾加創作一部小提琴協奏曲的想法變得越來越迫切,只是並未直接向作曲家宣之於口,他轉向一位英國記者鼓其如簧之舌,表示艾爾加是「最偉大的在世作曲家,他的成就將蓋過其他人……但願艾爾加能為小提琴寫點甚麼。」

克萊斯勒的計劃終於「得逞」,《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於一九一零年誕生,同年十一月在克萊斯勒主奏下於倫敦首演,並由艾爾加親自指揮皇家愛樂樂團協奏。觀眾反應熱烈,在每個樂章結束時都報以雷鳴掌聲(可見當時的音樂會禮儀與現今有別)。這場演出的成功進一步鞏固了克萊斯勒作為一流小提琴家的地位,使他獲得「小提琴之王」的美譽。在接下來幾年裡,他經常演奏這部作品,可惜始終沒留下錄音。

值得注意的是,艾爾加雖在總譜扉頁寫上「獻給弗里茨‧克萊斯勒」的題詞,但另一行西班牙文引言「這裡銘記著……的靈魂」的意思卻令人費煞思量,據考證,背後人物應是作曲家的密友華特利夫人(Alice Stuart Wortley),此曲能完成,華特利夫人顯然是主要動力。艾爾加在作品呈示部以隱喻性的主題代表這位精神上的良伴,他甚至在彼此通信中將這部作品稱為「我們的協奏曲」。

以音樂隱喻入物是艾爾加的慣用手法,《謎語變奏曲》是最明顯例子。在小提琴協奏曲中出現的華特利夫人旋律,被作曲家親暱地稱為Windflower主題,充滿辛酸意味,予人惘然若失之感,它多次出現於三個樂章中,整部作品也因此籠罩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惆悵況味。

第一樂章為傳統奏鳴曲式,在悠長的管弦樂序奏後,小提琴主奏的進入點頗特別,居於發展中樂句的中部,是有史以來最神奇的切入點之一。这樂章擁有崇高的氣概和熾熱的內在激情,整體格調悲戚傷感,雖帶布拉姆斯的影子,卻擁有極個性化的音樂語彙,這種艾爾加式的樂句,廣泛分布在其不同形式作品中,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一聽便分辨出是其手筆。

第二樂章開始時,小提琴緊隨平靜的序奏接上柔美迷人的主題,哀愁中帶甜美,未幾情緒逐漸高漲,至中段更注入激情,仿似與外部勢力對抗;末段重返樂章主題,樂隊與小提琴交織出如夢似幻的氛圍,作者與特定人物之間的私密情感,呼之欲出地隱藏在音樂中,樂章在一種無奈與不捨的思緒中結束。

末樂章是迴旋曲式的快板,進行曲的活躍動機貫穿整個樂章,讓人聯想起《榮耀與威儀進行曲》,體現出作者對此曲式的偏愛。強烈節奏之間又以輕柔的旋律作出點綴,形成既和諧、又鮮明的對比。末段重回首樂章的Windflower主題,主奏帶出一個簡短而深刻的「華彩」段落,這是全曲最內在的音樂,艾爾加把最精彩的部份留在這裡,小提琴在此展現出精湛技藝,勾勒出整部作品結構和情感的焦點,作者解釋道:「小提琴悲傷地想起了第一樂章……這是回憶與希望的音樂」,並表示他指揮至此時也會熱淚盈眶。最後全團管弦樂加入,讓作品在一段狂想式的高潮中結束。「我們從夢中醒來,從追憶的音樂中醒來。」

作為《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首演者的克萊斯勒,並未為作品留下錄音,殊為可惜。尤幸艾爾加在其有生之年親自指揮灌錄了一個滿意的版本,一九三二年,七十五歲的作曲家帶領倫敦交響樂團與年僅十六歲的曼紐軒(Yehudi Menuhin 1916-1999)合作,錄製了此曲的首張唱片。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裡,艾爾加聽著錄音時說:「這是兩個靈魂融合的地方。」

更多此協奏曲的著名版本,留待下期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