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五百元該怎樣花 泰來

我以前有一名香港人上司,雖然有點口賤,但每每一針見血,最是人間清醒。也許他未必是傳統很會鑽營的香港人,沒有風生水起,但至少他仍可以有一定的立場和理智,識時務而知進退。

在他眼中的香港人,很多都是不自知,口賤的他嘴邊掛着一句:「畀得五百蚊,又要x李嘉欣!」這x字請讀者自行理解,形容得活靈活現,滿以為可以花那個小小金額,而討得最大價值的人們,心態實在要比這句話形容的更為醜惡。

日前看到有人在香港的臉書群組上貼上了他們一行十人到流浮山吃海鮮午餐,叫了「蟶子皇(二斤)豉椒炒煎米粉底」、「豉油王蝦(三十隻)」、「蒜蓉粉絲蒸大扇貝(十隻)」、「椒鹽鮑魚(十隻)」、「西澳龍蝦仔開邊上湯(五隻)」、「龍躉肉(二斤)厚切炒球」、「長腳蟹(四斤半一隻)」、「炸子雞(一隻)」,以及海鮮湯,埋單共計五千元,大讚「底(抵)食」。網民當然不會一面倒讚好,有人會笑說這是水魚餐,吃不起,還有人指花五千元可以吃上一圍酒席,亦有人指平均一人五百元,不如去吃自助餐……各出奇謀似乎要將這五百元的價值盡可能擴大,較之前上司講的「要x李嘉欣」更有大志了。

事實上亦有識飲識食的網民清楚,吃海鮮餐當然要比吃酒席美味又高貴,全席都是海鮮,看相片亦處理得乾淨,而且賣相不俗,分量十足,之前有海鮮行業出身的朋友也帶過我們一班吃貨到鯉魚門吃海鮮,估計價錢亦差不多,對比大家心目中北上消費或者會貴多少,但朋友告誡指香港的海鮮還可以有監管,看得出的鮮活……但內地的從養飼開始,所謂的海鮮本身吃下了多少化學物質相信大家都不想知道,當然偶然一餐個人估計問題不大,有機會選擇的話,還是在澳門、在香港這些我們可以找到真正信得過海鮮的地方吃一頓亦不為過。

至於說五百元不如吃自助餐的人,他們可能平日都愛大魚大肉,吃個自助餐圖的是分量而不是品質,同樣價錢你要放題任吃,吃得喘不過氣亦是個人選擇;當然我還是偏向要吃得精緻和向高品質走向的。

還有說吃五百元海鮮餐都吃不起的人,那更沒有甚麼好討論的,要不那都是賭氣的說話,跟蜉蝣談論四季,還不如給他們一個鼓勵的微笑,大家和和氣氣笑笑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