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春天的美食美景  圖文/滿學東

 春天,我想起北方故鄉,我看中央電視台最近常播春天吃春菜。我竟然意外收到北方侄兒快遞來的北方農家綠色、沒有農藥化肥的春菜。那麼遠寄來,我很是感動,真是有心了,惦記著我。小根蒜,小名:大腦瓜,婆婆丁,青麻菜。南方不生產這種菜,只有在寒冷的北方有。秦皇島常見的野菜還有:薺菜、苦菜、蒲公英、麵條菜等。

 我想起母親,春天在秦皇島市海港區杜莊鎮代莊挖的苦馬子和薺菜。漫山遍野各種野菜,那是北方人掩於歲月深處的美味。綠,星星點點,嬌嬌嫩嫩,探頭探腦,毛毛茸茸。好奇又勢在必行,這裡一小塊,那裡一點點,還未茵茵成片,沒有密佈成堆綿延不絕。

 早春我最喜歡吃薺菜餡的春卷。母親肯在餐食花功夫,第一茬最新鮮。超市薺菜雖乾淨肥潤,但田野挑野菜更鮮。這裡一棵,那裡兩棵,田壟深處五六棵,像寶貝。吃春這種雅事在母親看來是嘗鮮,不令不食刻骨子。今年過年我跟母親學包春卷,生的薺菜餡做春卷很好吃,餡料採用薺菜、香乾、冬筍、鹽和味精,炸後沾玫瑰米醋吃鮮掉眉毛。北方人不刻意播種,當薺菜傘狀小白花開遍原野結籽,回歸土壤再等陽光雨露後,來年又是主婦們的好菜。

 母親說,最近她準備做青蒿團。四月青蒿剛長大鮮綠可愛,不必到田野遠郊找,家家戶戶的屋外院牆邊就有。糅合芝麻餡、豆沙餡或是花生碎紅糖餡都可,但好吃不在餡,糯糯青蒿團皮,因碧翠的青蒿碎葉和青蒿葉的汁水而碧瑩瑩綠晶晶,掀開蒸蓋,清香撲鼻,直流口水。青蒿好聽又生動,屠呦呦用來提煉青蒿素,北方人卻拿來餵豬。其實,《本草綱目》「青蒿」品種是「Artemisia annua」,植物名為黃花蒿,植物學上所說的「青蒿」無法提取青蒿素。三四月的春風,故鄉老宅灶邊,母親穿圍裙撒糯米粉,不多一會炊煙升起映碧色,青蒿團就出鍋了!而清明前後,麥蒿和小麥茁壯成長,有的甚至比麥苗長得快。

 麥蒿匍匐在地,熱水焯過,蒜泥涼拌、做包子餡、用米粉蒸熟做麥蒿餅,秋天用來榨油。兩種蒿長得很像,不仔細看分不清,但氣味不一樣,青蒿濃烈刺鼻,麥蒿沒有異味。母親還會帶我去爬山採集香椿芽,樹幹下邊有的發了一小部分牙,好嫩的香椿芽,可以炒雞蛋吃。母親讓我掐後聞手有沒香椿味道,如果不是,可能是漆樹芽。

 清明後,河岸邊柳枝婀娜,柳芽似春柔媚的眼,萌萌可愛,點亮河岸。天氣一天暖於一天,玉蘭開到最盛時,李葉榆和櫻花也開了,秦皇島市海港區岷山路限定的浪漫也開始了。周末人們彙聚到此拍照打卡,在森林公園站能看到李、海棠、早櫻、油菜花等。萬物復甦,春和景明!我們在春天會去秦皇島市海港區的蟠桃峪挖野菜戲水。我們還會去明長城挖野菜賞花吃農家飯,老龍頭位於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是明長城的東部入海口。我和親朋好友組成六人登山徒步隊在春天走訪箭杆嶺,界嶺口,青山口,重峪口,梧桐口,桃林口等幾段長城,這裡保留六百多年前明代中後期修築的原貌,深藏山中,無人問津。

 我們記憶深處的人事,似乎總和親人有關,又總與心心念念的家鄉味蕾糅雜在一起,春風一起,北方春天的美食美景,又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