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二日電】(記者應妮)「得知陛下您求賢若渴……因此數年前我們決定派遣我們的臣民,六位博學的耶穌會數學家,為陛下帶來所有最新奇的科學知識……」一六八八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寫給中國康熙皇帝的親筆信,儘管當年由於種種原因未能送達,但在三百多年後的今天,它到達了目的地──紫禁城。
「紫禁城與凡爾賽宮──十七、十八世紀的中法交往」展覽四月一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開幕。上述信作為該展覽的第一件展品,為觀眾打開一段少為人知的中法宮廷交流史。
「與同時代中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十七、十八世紀的中法關係呈現出獨特之處。」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展覽中方策展人郭福祥指出,中法之間沒有互派正式的國家使團,主要是通過在華的法國耶穌會傳教士這一中介進行。但兩國交往從一開始就是在宮廷和政府高層的高度關注和直接參與下進行的,科學和藝術的交流成為這一時期中法宮廷交往的主旋律。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塊銅鍍金殼開光人物像懷錶,近年來引起研究人員的注意。這塊懷錶錶盤中心金色百合花圖案為法國王室標誌,表殼中央開光處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像,機芯內擺輪保護罩鏤雕一條中式五爪龍。郭福祥推測,此表極有可能是路易十四送給康熙皇帝的禮物,是兩位帝王之間交往的重要物證。
康熙皇帝對科學感興趣廣為人知。在展覽現場,不僅有來自法國的銅鍍金提環赤道公晷儀、銅鍍金圓規矩箱表,還有後來大量出現的清宮造辦處奉旨御造的銅鍍金比例規、盤式手搖計算器以及繪圖儀器;清宮中的法國傳教士甚至為康熙皇帝學習數學專門編製了數學用表。郭福祥表示,法國文化對清代宮廷的科學、藝術、建築、醫學、地圖編繪等諸多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由此形成了中國宮廷內獨特的「法國風景」。
雍正皇帝著西洋裝、戴西洋假發的畫像,路易十五的王後瑪麗.萊什琴斯卡在凡爾賽宮的私人房間「中國人廳」……可以說,皇室的審美帶動了藝術風潮。
中國的瓷器在法國備受青睞。凡爾賽宮及其附屬宮苑早期以收藏青花瓷為主,十八世紀中葉,當地高嶺土礦的發現使法國在賽弗爾瓷器工場成功生產出硬瓷,對中國瓷器的仿製,成為法國「中國風」藝術的重要組成部份。而法國人天馬行空的靈感,大大拓寬了中國瓷器的應用場景,如將中國的繡墩配以奢華的鍍金青銅托座後,改製成花園瓷凳;青釉瓷瓶的頂部、口沿、底座均裝飾洛可可風格銅鍍金飾件後,搖身一變成為凡爾賽宮藏衣室的香水瓶。
與此同時,中國皇室對異域風格的瓷器同樣感興趣。展覽中並列展示了三件畫珐琅牡丹紋海棠式花籃,資料顯示,一七七五年,乾隆命人將十件康熙、雍正款瓷器送到廣州,要求粵海關仿製,並落「乾隆年制」款,同時還將器物圖紙送到法國「下單」。展示的三件花籃分別為法國造、康熙款原件和乾隆年間仿製。另一件乾隆款畫珐琅菊花紋壺的壺蓋沿內側有金匠標章、巴黎地區徵稅標章、金屬純度標章戳印痕跡,表明它是在法國巴黎地區製作並於一七八四年被送入清宮。
對稱性在展覽中體現得尤為充份,同一時期中法兩國的文物被擺放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廳兩側,自然而然形成一種對望和對話之感。
在策展過程中,郭福祥不斷感受到,中國和法國作為絲綢之路東西端兩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家,雖遠隔千山萬水,卻曾進行過持續不斷理解對方的嘗試和文化交流的實踐,留下了一段百餘年間雙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賞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鑒、相互學習的文化交流史。直至今日,這種交往和交流仍散發著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