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待復活的沙井天巷  圖文/綠水青山

 位於澳門下環街的沙井天巷和光復圍現在只剩下一排排的空置屋宇等待復活,這排空置屋宇其特點是外型和格局一樣,現時的澳門能剩下這樣規模的兩條小巷屋宇,相信就只有它了。

 沙井天巷除了有一排外型一樣的空置樓宇外,位於巷口有幅巨型壁畫,是由澳門文化局邀請澳門年青藝術家黃子灃及邢丹惠,以昔日內港與媽閣一帶的風光為題,進行全新的藝術壁畫創作。

 兩位藝術家在位於沙井天巷的壁畫是描述過往的漁民靠岸的場景,畫出內港昔日的漁村生活,漁民努力捕魚的光影片段。巨大的壁畫長50米、高2.4米,其內容結合了歷史真實相片及想像元素創作,透過對比、借代、穿越及誇張等手法,呈現一幅既寫實又不失創意的豐富作品。

 據網上資料:兩位作者為了畫作能使內港老街坊產生共鳴,他們創作前進行大量的資料搜集,參考了昔日的舊照片,務求於畫作中能帶出時代的氣息及質感。

 沙井天巷另一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澳門道教科儀音樂(2009)成功申報《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錄》;並於2011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是位於沙井天巷的「吳慶雲道院」,由吳國綿道長創立,為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第一代傳人。「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歷四代傳人,於2009年成功申報《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錄》;並於2011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沙井天巷背後的是光復圍,形成於1912年或之前,超過百年歷史,它與澳門傳統的圍、里風格不同,它屬於南歐葡式風格裝飾的圍、里建築,其佈局非常完整,是澳門現存保留規模最大的圍、里建築群。

 光復圍的風格、位置佈局與內港歷史息息相關,對研究澳門歷史文化及地段城市變遷、肌理、建築特色等具一定價值,所以澳門文化局發出基本保留建築立面、屋頂建築特徵的形式。

 日後活化工作,料會按文化局要求保留建築特徵,然而亦會因應消防及現代功能適應性調整,按具體設計方案,接受屋頂局部微調,令日後活化使用時有空間。

 光復圍、光復里有百年歷史,光復圍和光復里有別於下環街其他圍、里之處,是非舊式的青磚屋外,所處區域是接近河邊新街,屬百多年前填海造地區域,整個圍、里「有一條街的長度」,而區內其他圍、里多處高地。

 整個光復里由兩排共四十多幢樓房組成,是同類型兩層高舊式建築物,初建時是沒有自來水供應,故建築物的去水渠都是後期加建,外露牆壁上。圍內空間甚大,向外街道的一邊有露台,是典型的民居建築,雖然建築物已殘舊,大多數仍很完整,光復圍被視為區內一個有獨特文化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