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起到預期的作用?

 開徵旅客稅近日成為社會上一個話題,筆者認為應否開徵旅客稅應取決於長遠而言,能否起到預期的作用。

 如果開徵旅客稅是只為了增加政府庫房的收入,那麼,問題就很簡單,只需考慮旅客會不會接受,會不會因此「趕客」,反而因加得減。但現在提出開徵旅客稅的想法顯然主要不是為了增加政府庫房的收入。出席昨日一個節目的旅遊局組織計劃及發展廳廳長馬裕玲表示,當局提出研究是否開徵旅客稅是由於春節期間旅客量增加,而且有其他國家推出類似措施,社會上也有聲音建議要研究。因此,有聽者便認為當局一方面要吸引旅客來澳,另一方面卻研究開徵旅客稅是自相矛盾。

 筆者認為其他國家開徵旅客稅多是為了增加政府庫房的收入。而本澳開徵旅客稅這個想法則是與旅客承載力有關,希望藉此來控制旅客數量。但須知來澳旅客絕大多數是來消費,並不是像很多到威尼斯旅遊的旅客那樣,買個麵包,在市內轉一圈就走的。因此,單是開徵多少稅費才能產生控制旅客數量的作用就是個大學問了,徵得少,不能起到預期的作用;倘若徵得多,相信有關業者就首先會起來反對。

 出席昨日同一個節目的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則認為,徵收旅客稅只會放緩旅客增長,不會馬上減少很多遊客。他又表示,本澳的旅遊問題主要是公共交通,要跨部門解決。

 他的說法不無道理,倘若長遠而言不能起到預期控制旅客數量的作用,卻使到有關業者的收入減少,恐怕會引發怨言。昨日統計暨普查局公佈的資料顯示,有百分之七點五的受訪旅客表示公共交通服務須作出改善。筆者認為是否開徵旅客稅也好,先著手改善公共交通服務才是積極務實的態度。◇

 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