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籍資源庫」 首次發佈澳門存藏古籍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日電】(記者 應妮)記者從十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次古籍數字資源聯合發佈會上獲悉,「中華古籍資源庫」首次發佈澳門存藏古籍,此次發佈澳門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十三部,以明清古籍為主。
發佈會上,由中國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揚州市圖書館、澳門大學圖書館、孜珠寺等八家古籍收藏單位,攜手免費向社會新增發佈古籍資源一萬八千七百零五部/件。這其中,包括澳門大學圖書館館藏古籍十三部,其中的《新編纂注資治通鑒外紀義》和《宗忠簡公文集》兩部古籍於二零零九年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皆為珍貴的明朝刻本。
《新編纂注資治通鑒外紀義》為明代劉氏慎獨齋弘治正德間刻本,距今已有五六百年歷史,由於註釋詳盡、刻印皆精,極具學術研究及版本價值;《宗忠簡公文集》由宋代宗澤撰,明代張維樞選,為明萬曆三十三年(一六零五)刻本,古籍歷經明清兩代名家批校題跋,承傳有序,體現中華民族歷代對珍藏文獻的努力。
據介紹,截至目前,中國累計發佈古籍及特藏文獻影像資源超過十五點八萬部/件。其中國家圖書館建設的「中華古籍資源庫」的專題資源庫達到二十九個,發佈古籍影像資源超過十點六萬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