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東講西)禍水盡紅顏 明俐

從古至今,中國人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然而,「紅顏禍水」、「美人誤國」的說法卻時有耳聞,這往往是後世將國家興亡的責任推諉於弱質女流。烽火戲諸侯便是這樣一個典型例子,周幽王為博愛妾褒姒一笑,數度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終致西周滅亡。可是細究起來,此事件真偽尚存疑,或許只是後人編織的謊言,用以掩蓋真正的敗亡原因。

再看《戰國策》中的鄭袖,她美艷善妒,心機深沉。當魏美人出現威脅到她的地位時,她輕易便用計使楚王對魏美人痛下殺手,自己重拾寵愛。這背後,其實是楚王權力的絕對主導,而非鄭袖一介女流所能左右。鄭袖之毒計,不過是君王權術下的一枚棋子。

商紂王原本文武雙全,卻因妲己而被後世描繪成暴君,妖后之名更是讓她背負了千古罵名。這些故事,無不透露出後世在書寫歷史時,往往將女性作為替罪羊,以掩蓋男性統治者的失誤和無能。

實際上,國家的興衰,豈能單純歸咎於女子?無論是烽火戲諸侯的謊言,還是鄭袖的毒計,抑或是妲己的妖媚,都只是歷史長河中男性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和掩飾而已。真正的歷史,應該是客觀、公正的,而非將責任推給無辜的女性。我們應該以史為鑒,看清歷史背後的真相,不再讓「紅顏禍水」的謬論蒙蔽我們的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