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傳真)搶票 陳青青
年關歲末,又到在外打工之人準備回鄉了。搶票的話題,又再一次出現在許多人的生活裏。
這裏所說的搶票,是特指火車票和高鐵票,當然,到最後,可能飛機票也得搶。而長途大巴車,雖然也還有,但畢竟已經不是大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了。就以筆者老家縣城與鄰埠珠海之間為例,二十年前,每天都有一輛車發出,且是相向對開。一千多里遠,路上總有從我們老家開往珠海的大巴,和珠海開往我們老家的大巴。現如今,卻僅剩下一輛在跑。往返一次得三天時間。也就是說,一星期僅能開出兩趟(班次)。以一車最多四十九個座位計算,一星期也只能運送一百左右的旅客。所以,從運輸旅客數量上來講,長途大巴有些式微了。
而飛機票,相對貴些,普通的打工人,一般都不會考慮,至少不會優先考慮。大家的眼睛,都盯着高鐵還有火車。這兩種交通工具,尤其是在安全上,讓人更為踏實。只要去看看沿海和大城市的高鐵站那種人滿為患的情形,就知曉高鐵是多麼受歡迎。
然而,大受歡迎的高鐵票和火車票,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買到的。於是,就出現搶票的情況。且年年如是,從未改變。很多春運高鐵票,放出來都是一分鐘都不到,就被搶購一空。
為甚麼有的人總也搶不到?有的人,卻從不落空,搶了一張又一張?所謂的技巧與快慢都是次要的,關鍵還是設備。諸如那些專門替人搶票的,他們的電腦、手機,都是高檔次的。車站一旦把票放出來,就被他們鎖定。其他人等,要麼出錢請他們搶,要麼就只能撿漏,碰碰運氣。
據說,有些人,每年春運期間替人搶票,都能大賺一筆。前後一個多月的春運,搶幾百張票,可說是輕輕鬆鬆。以每張票一百元手續費來算,幾萬塊錢輕鬆入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