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多面睇)幼兒與電子產品(下)  發宗

 上回建議兒童最好依年齡來接觸和控制使用3C產品的時間,因根據研究指出幼兒長時間接觸3C產品的確會對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但只要我們稍稍觀察生活周遭,卻不難看到很多幼兒很早就開始看手機或平板,使用時間甚至每天超過一小時。

 專家指出,接觸手機或熒幕的時間長短,與幼兒的認知、語言、社交、情緒及身體發展都有直接關聯。當使用時間越長,幼兒在以上所提及的發展越容易受到限制。在外國的相關研究也發現,長時間使用3C產品可能會導致兒童的大腦皮質過早變薄,可影響長期的發展。

 試想想,熒幕的亮度、還有畫面和聲音,這些過度強烈的聲光,對於未滿三歲孩子來說是非常刺激的,會讓幼兒的大腦處於較興奮的狀態,大腦因為無法過濾這些大量的資訊哪些是重要的,導致大腦讓所有感覺都進來,自然無法專心,影響注意力的發展。另一方面,幼兒在觀看影片時幾乎都是使用視覺,因此發展成視覺特別強大,但聽覺功能可能會慣性被抑制,孩子沒有使用耳朵聽資訊的習慣,故也容易被認為不專心或是沒在聽。其實電子產品是生活的一個工具,它本身沒有「好」或「壞」,重點是我們如何「適性、適量、適度」地使用,但如何培養孩子能自律地掌控電子產品?讓我們在下一篇來談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