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葡文化紀念物  圖文/趙潔

 澳門是中葡文化交融的山海城市,當葡萄牙人從媽閣廟前地登陸這塊風水寶地後,媽閣一帶就成為中葡文化融合的起點。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在後來的四百多年時間裡,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魅力的中西文化兼融的國際城市。

 而從媽閣前地往西灣湖方向走不遠,座落在媽閣上街聖地牙哥古堡酒店對開,就有這樣一個特別的紀念物,只見上面雕刻著很多中葡文字,這就是中葡文化紀念物,由海外土生葡人致送,紀念「千禧年2001澳門土生葡人社群聚會」,是一座代表中葡文化交融的藝術建設。它以象徵中國傳統文化的媽閣廟、代表葡萄牙航海文化的地球儀和代表澳門的荷花等標誌物品構成。

 此外,紀念物的前方設有一個水池及一列石級;後方設有一道綠色的雲石牆,牆上有一個「U」形的缺口,以抽象的方法表現著名旅遊景點大炮台的炮口。而整個紀念物最吸引眼球的是那地球儀了,這座遊人很容易忽略的紀念物,也成為媽閣上街聖地牙哥古堡酒店門前一座中葡文化的見證物。隨著進出古堡的人多起來,鑑賞葡國文化在澳門,也成為遊客必來的理由,畢竟能在一個城市閱盡中西文化,也只有澳門是也。(附圖攝自2018年11月1日和2024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