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搜聞)人的守護,魚的回歸 康錦謙

周亮站在水池中,靜靜地觀察。忽然間,他極迅速地出手,徒手抓住一條1米多長的大黑魚,黑魚不斷翻騰,攪起浪花飛濺到半空。周亮雙手緊緊控制住魚頭,等魚的力道弱了,他便輕柔地將魚翻過面,開始細細檢查魚肚。

「你看這條中華鱘,肥美度非常好,牠今年要產卵的。」從小在長江邊長大的周亮,對於長江中的長江鱘、中華鱘、胭脂魚等水中精靈,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

周亮的家鄉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岷江、金沙江在這裡匯流成長江,浩蕩東去。20世紀80年代以後,受圍湖造田、挖沙採石、水質污染、過度捕撈等多重因素影響,長江漁業資源嚴重衰退。白鱘、長江鱘、中華鱘、胭脂魚等眾多珍稀水生動物面臨生存危機。

1992年,周亮的父親周世武在這種背景下,創辦了宜賓珍稀水生動物研究所,主要馴養、繁殖和保護中華鱘、長江鱘、胭脂魚等珍稀魚類,以及開發長江上游特有經濟魚類白甲魚、岩原鯉、圓口銅魚、中華沙鰍等。

這一年,大學剛畢業的周亮也回到家鄉宜賓,協助其父親經營研究所工作。自1993年至2023年,在父子二人的接力奮鬥下,這個民營研究所成功實現長江鱘、中華鱘、胭脂魚等珍稀魚類的全人工繁殖,並向長江增殖放流長江鱘50餘萬尾、中華鱘30尾、胭脂魚34萬尾。

從30多年前的艱難起步,到如今已有了3個養殖基地,研究所還與其他水產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2018年,農業農村部啟動長江鱘拯救行動;2021年,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同年,長江開始十年禁漁。政府民間共同出力,保護長江生態環境。

時下已立秋,暑熱還未消散。雖然每年最忙碌的月份已過,但周亮每週還是要開車到幾個養殖基地,查看養殖場運行和魚兒生長情況。他穿上下水褲,每個池子隨機檢查大約3條魚。

周亮告訴筆者,母親曾向他描述過一幅他至今不曾見過的場景:在宜賓東郊開闊的江面上,成群的鱘魚時而結伴潛水,時而爭相躍出水面。

為求證周亮的說法,筆者來到毗鄰金沙江的宜賓市敘州區安邊鎮火焰村,村民告訴筆者,這裡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從72歲的老漁民李培富口中,筆者同樣聽到了魚兒成群躍出水面的盛景。

「成群的中華鱘、長江鱘跳出水面,濺起來的浪花有四、五米高,就像牛在水中翻騰……」半個多世紀前看到的場景,李培富至今仍感覺歷歷在目。

2021年,為保護生態環境,中國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李培富和數十萬長江漁民一樣上了岸。但沒過多久,李培富又幹起了「老本行」——水產科學研究者們看中他幾十年打漁積累的豐富經驗,讓他幫著做水產調查。

李培富帶筆者來到當地一處被稱作「三塊石」的岸邊,指著淺灘處告訴筆者,那就是當年中華鱘成群產籽的地方。「每年白露到霜降節氣之間,牠們就準時出現在這裡,跳躍、產籽,濺起的水花能打濕江邊人們的衣裳。」李培富說。

「我的目標就是要讓這樣的場景重現。」周亮抬起頭認真地說,他與李培富是多年的老朋友,在研究所起步、運行階段,還從李培富那裡買過魚,兩人之間也經常交流探討。

周亮認為,長江十年禁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他們將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四川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等機構合力,計劃用5至10年時間,實現長江上游旗艦物種長江鱘的野外種群重建和自然資源量恢復。

據瞭解,今年的長江鱘天然水域產卵場改造與自然繁殖試驗取得成功,該試驗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珍稀瀕危魚類保護創新團隊聯合四川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宜賓珍稀水生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等單位開展,為實現野外長江鱘種群重建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養殖場,筆者見到一張十幾年前周亮的照片,他抱著一尾長江鱘,笑容燦爛。歲月流逝,如今周亮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他很幸運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精力,都在熱愛的事業上。

「我不能放棄,如果我放棄了,我的魚咋辦?」周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