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萬象)民族音樂「煥」新聲:壯族天琴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田穎

 手持天琴,一隻腳趾上套著伴奏搖鈴,一邊撥動琴弦,一邊唱起山歌,屋外是由典型喀斯特地貌繪成的壯鄉田園美景……在廣西崇左龍州縣,壯族天琴藝術非遺傳承人李紹偉展示著這項藝術在民間最原生態的表達。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有「中國天琴藝術之鄉」之稱。天琴又稱鼎叮,是一種只有兩根弦的彈弦樂器,用於壯族群眾祭祀祈福及日常娛樂活動。年近七旬的李紹偉有種緊迫感,他「希望這種文化能代代傳承下去」。而在各級政府、學術機構、民間等多方合力保護下,這門非遺藝術正煥發新的生命力。

 李紹偉的徒弟朱仲衡是龍州縣民族中學一名天琴教師。他介紹,天琴彈唱已進入龍州縣中小學課程,除教授學生天琴彈唱外,他還培訓音樂教師。

 為了天琴藝術的普及,朱仲衡一方面譜寫天琴獨奏曲,一方面鑽研天琴製作。「以前天琴一彈快就容易崩弦,音色也容易與另一種民族樂器三弦混同。」朱仲衡說,如今在製作天琴時更加注重琴身和琴桿等的選材,並且注重保留天琴形制、樣式。

 在演奏上,他希望天琴能像吉他和尤克里里那樣去彈奏,從而吸引更多愛好者。「如果只有人『傳』,沒有人『承』,那就談不上傳承。」朱仲衡認為,天琴需要創新,這並不會導致這門藝術失去原有的味道。

 在龍州縣,一支由當地教師、工人、職員組成的民間樂隊——鼎叮組合做了大膽的嘗試。他們將天琴演奏、壯族山歌和說唱、搖滾等流行音樂結合,並借助社交媒體擴大影響力。

 演出時,他們身著壯族民族服飾,手持天琴、吉他、貝斯等樂器,唱著改編後的山歌,配以富有節奏感的流行音樂,極具感染力。其社交媒體平台上有粉絲留言,「家鄉終於有好聽的原創了」「雖然聽不懂壯語,但聽歌也是美美的享受」。

 「因為廣西天琴的文化品牌相對小眾,所以我們希望放大其山歌的特點,並融入更多流行音樂元素,讓它更容易被當下年輕人接受。」樂隊主唱陸慶聰說。該組合在原創作品《嘞呀》中融入一段表現壯族猜碼(划拳)文化的壯語rap,其後又創作了將天琴融入電音元素的作品《嗨!奔嘛》。

 談及對未來音樂的規劃,鼎叮組合天琴手馬少剛說:「我們仍會以天琴及壯族文化為基礎進行創作,因為這是我們最『土』的東西,是我們的根。」

 除民間傳承外,天琴藝術也已走入高等院校。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2008年開設民族音樂表演專業方向,天琴是該專業學生的特色課。學院民族藝術系主任溫泉介紹,大學開設天琴課重在審美教育,致力於豐富天琴的藝術表現力。

 據龍州縣政府介紹,當地還將天琴文化融入特色旅遊村寨建設,讓更多人在休閒活動中感受天琴文化魅力,讓天琴藝術得到活化傳承和創造性發展。

 在廣西,傳統民族音樂的創新傳承不僅限於天琴。京族傳統樂器「獨弦琴」以其「一根弦」造型以及獨特的音色,在短視頻平台上為人們熟知。

 2018年,音樂人韋慶炳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彈奏獨弦琴的片段《看我策馬揚鞭》,引來眾多觀眾。於是他決定利用社交媒體傳播獨弦琴文化,並學習視頻製作,如今已有逾15萬粉絲。

 廣西藝術學院藝術研究院院長何清新表示,希望民族藝術百花齊放,「好好地開花就會有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