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架起空中救援通道 全力搶「三通」

 【中新社郴州8月1日電】作者付敬懿魯毅徐志雄楊華峰「直升機來了,準備搬運物資!」7月31日15時許,在湖南郴州資興市第一中學,大學生志願者黎聰擦拭過臉上的汗水,迅速將擺放在草坪上的米、面、油及蠟燭、棉被、涼席等物資搬上直升機。這些物資,將被投送至資興多個受災鄉鎮。

 7月26日以來,受台風「格美」影響,資興市遭遇特大暴雨,導致所有鄉鎮不同程度受災,部份鄉村道路阻斷、通信中斷,一度與外界失去聯絡。截至8月1日8時,當地已有118030人受災、1510間房屋倒損、1345處道路塌方。

 「我在家聽到有直升機飛過,就來此當志願者,承擔救災物資配比與裝載工作。」家住資興市第一中學附近的黎聰說,從7月29日起就有4架直升機開始執行物資投放、傷員轉運、救援人員輸送等應急救援任務,每天8時至19時除午間休息兩小時外,一直保持高頻率作業。

 在資興市第一中學,操場被改為臨時機場與救災物資倉儲地,滿載物資的直升機不間斷往返於八面山瑤族鄉、州門司鎮等交通受阻地區,投運物資並載回需要救治的傷員,現場等待的醫護人員推著輪椅、擔架第一時間將傷者轉運送醫。

 除礦泉水、米麵油這類生活必需品外,直升機還重點運送應急救援燈、發電機等救援設備,用於加快搶險救援工作,其中一架直升機專門負責受損電力搶修。同時,翼龍大型通信無人機進行空中作業,讓通信中斷地區民眾可使用手機與外界取得聯繫。

 經各方搶險救援力量努力,資興各村鎮交通、通信、供水、供電等正有序恢復。7月31日16時,在重災區州門司鎮,多台挖掘機與渣土車同時作業,清理山洪帶來的淤積物,搶通途經鎮上的國道,以方便過往及救援保障車輛通行。

 「我們35個村還有5個村的通村公路正在全力搶通,預計三天內可恢復通行。」正在指揮調度的州門司鎮紀委書記袁孟彪31日表示,暴雨導致轄區道路交通、通信、水電全部中斷,基礎設施大面積破壞,部份房屋被沖毀。儘管困難重重,但通過各方專業救援人員和設備的通力奮戰,不斷傳來路通、電通、通信通「三通」的好消息,開闢出一條條救援通道。

 車行至尚未全線貫通的州門司至煙坪公路上,沿河公路隨處可見因大面積泥石流和塌方而裸露的山體及巨石、泥沙、樹枝等雜物,部份路段路基被山洪沖毀導致路面懸空,搶險人員已逐步清理出一條車道,保障救災裝備、車輛盡快通過。

 「所有村基本與外界連通了,各類生活物資都有保障。」州門司鎮工作人員鄧國清一行12人曾背著物資從鎮裡出發,徒步兩小時到達劉家村了解受災情況。他說,如今洪水退去後,一個個堵點被打通,村民生活有了保障,開始整理房屋,努力恢復日常生活。

 據悉,目前資興已累計緊急轉移19766人,其中緊急轉移安置13033人。被阻斷的15條(段)國省干線及主要縣鄉道路,已搶通11條(段);所有鄉鎮(街道)政府所在地已恢復通信;電力中斷的8個鄉鎮已恢復送電44742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