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梨園漫步: 學藝無止境粵劇正當年

    一齣戲,演的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功夫講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配樂則中西合璧古今交融。但無論舞台上如何千變萬化,粵劇的故事內核,始終是懲惡揚善、忠孝節義的中國傳統倫理。

 正因這樣的藝術魅力,青年粵劇演員藍天佑學戲、入行、創新、傳薪,在粵劇的藝術殿堂步步攀登,越走越長。近日他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談起了他的學戲之路。

 九歲學戲,十一歲入讀廣東的粵劇學校,儘管幼年並未接受傳統師徒制教育,藍天佑仍憑一身「童子功」,成為香江梨園當紅文武生。學院派、師徒製作為傳統戲曲在當代的兩種傳承方式,在他看來效果各有千秋,在學院,學生能夠循序漸進、有綱領、系統化地理解和學習粵劇,學藝過程同樣辛苦。

 據他回憶,粵劇學院的學生天不亮就起床,七點出門做早操,跑步幾公里、壓腿、吊嗓之後才能吃早餐,上午和晚自修都要練基本功,每周只休息一天。高強度訓練下,受傷成了家常便飯,在做翻騰、倒立動作時,眼睛的毛細血管常會充血爆裂,前滾翻、後滾翻等動作更容易造成拉傷骨折,即便如此,他和同學仍因熱愛堅持下來。

 「初登台,年紀小,不知道害怕,因為沒有好壞的概念。長大了,認識到一山還有一山高,粵劇這行沒有畢業,沒有學成下山。」藍天佑說。

 他來到中外文化薈萃的香港,就讀香港演藝學院,並在這裡找到創作靈感。

 此時,粵劇在香港已走過黃金年代,陷入市場萎縮、觀眾流失、後繼無人的窘境。一方面,教授粵劇的演藝學院,要求報考學生必須中五畢業,意味著就讀學生年齡偏大、筋骨固定,再難彌補缺失的基本功。

 另一方面,香港劇團要求演員「私夥」自備行頭,令剛入行的演員入不敷出。從七、八千元的鳳冠,到上萬的戲服,一套行頭花費通常超過二萬港幣,並隨著本地戲服製作手藝式微,售價更加水漲船高,「升幅比香港樓市還誇張」。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從事粵劇表演的年輕人鳳毛麟角。與藍天佑同期就讀的同學僅五、六人,畢業後更只有二、三人留在梨園。

 近年,隨著特區政府加大支持、粵劇入選非遺項目,香港粵劇大環境和市場逐漸回暖,平均每晚至少有三場戲上演。藍天佑發現,新入行演員增加,劇團內多了不少年輕面孔,香江梨園朝氣蓬勃。

 儘管當前整個行業仍須面對資金短缺難題,以及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藍天佑仍積極看待香港粵劇的未來發展:「國家國力強盛,提升了傳統文化的影響力,香港粵劇正迎來一個發展機會。外國朋友來香港,難道去看歌劇嗎?你要帶他欣賞本地特色,還得是粵劇。」

 在藍天佑看來,市場和觀眾從未遠去,當一個人到了某個年紀,關注的東西會改變,年輕人喜歡蹦迪、打遊戲,年長後或許會欣賞書法、茶藝、戲曲,觀眾會一代代成長起來。

 香港自由開放的創作環境,也讓粵劇藝術歷久彌新。在藍天佑近年創作的新劇《女兒國無人愛》中,唐僧展現七情六欲,最終通過對大愛的理解克服小愛,充滿當代哲學。在他Facebook和Youtube的直播間裡,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跨越時差,共同領略東方魅力。

 採訪結束時,藍天佑說起他赴海外演出的經歷,新加坡、馬來西亞、法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當地華人和外國人的熱情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作為表演者看到觀眾這樣熱愛,更加印證這門藝術不能沒落、不會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