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大地著力打造特色支柱全產業鏈振興鄉村 梅永存 彭張青

 在寬敞明亮的電商運營中心大展廳,農家子弟黃德應彬彬有禮地向來賓介紹其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的連城特色地瓜乾等各類商品,臉上透射出青年創業者的謙和與自信。

 今年三十九歲的黃德應是閩西連城縣隔川鎮隔田村農民,其新註冊的「吃遍天」電子商務運營中心今年入駐該縣國際商貿物流城,設有電商部、倉儲部、市場部、視覺設計部等七個部門,銷售當地十多種農副產品,員工有五十一人。

 今年頭九個月,黃德應的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銷售連城特色農產品超七千萬元,地瓜乾是其主打暢銷產品。像黃德應一樣,隔川鎮隔田村現有近百名農家子弟從事電子商務,帶動就業五百多人,年銷售額超千萬的有五家,成為福建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

 連城縣註冊電商一千多家,網絡零售年銷售額近十三億元,從事電商、物流、倉儲等行業從業人員達一點五萬人,通過電商平台將四十餘種當地農副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地瓜,又名紅薯、甘薯、金薯、番茹、紅山藥,是原產自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的一種一年生藤蔓植物,明朝末年傳入中國。

 連城縣大力推廣地瓜良種,扶持當地農業龍頭企業擴大基地建設,引進、篩選、試驗適合當地種植的多種類型地瓜品種,現建成十五個三百畝以上地瓜新品種展示基地,以擴大全縣地瓜種植面積。

 產業振興關係千家萬戶,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鄉村振興的根基,也是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所在。

 穿行八閩大地,特色全產業鏈發展典型在福建各地不勝枚舉,平和琯溪蜜柚、古田食用菌、武夷山茶葉通過延伸產業價值鏈,均成功打造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產值超百億元的特色支柱產業。

 小菌菇在有著悠久種植歷史的福建省古田縣也形成了大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古田縣現已開發出食用菌品種三十七個,銀耳、茶樹菇、香菇、猴頭菇、海鮮菇等二十多個品種實現了規模化生產。

 平和縣種植琯溪蜜柚歷史已逾五百年,種植面積超過六十五萬畝,產量約一百三十萬噸,現為全國最大的柚類商品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遠銷東南亞、歐盟、俄羅斯、美國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戴永務教授分析認為,福建各地特色支柱全產業鏈均為「三產」深度融合的典範,參與農戶之多、受益面之大、產業鏈產值之巨,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是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