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沉默不代表是「沃豚」   泰來

 日前有一宗同性婚姻申請在台灣勝訴,來自澳門的一名同性戀者終可以與他台籍的同性伴侶正式結婚,可以說是同志界的一項突破,也可以說對澳門這個很「傳統」的地方引發一點的衝擊。某報章在談到這宗判決時,重提澳門前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曾在同性婚姻議題上形容澳門很「傳統」,不過個人覺得對比之下,鄰埠香港不是更「傳統」?

 某藝術家舉中指的相片被視為不雅,大衛像「露械」造型被評為二級不雅、電影、電視有粗口對白要被刪,不雅舉動要被剪;明明是兒童適宜的《大雄的太陽王傳說》被列為PG家長指引類別……諸多的不雅,對性小眾的不友善、對他人衣著行為的審視……完全感受到香港人是否真的那麼保守?想當年香港的電影,從《秋天的童話》的文藝片到《三五成群》、《同黨》、《古惑仔》等開宗明義都有粗言穢語,甚至更早之前電視臺還可以有些口沒遮攔節目,那個時候沒有人跑出來說這些作品「誨淫誨盜」,沒有過分的監管和操控,大家亦一直相安無事。

 不過近年這種種都在收窄,反而慶幸澳門在很多場合仍抱有較開放持平的態度,網民對上述這宗台灣同性婚姻報道的取態,當中不少亦是正面的,澳門看起來近年的自由度愈來愈被收窄,更多的自我審查和自我閹割,然而在思想上不少人仍保留着相當的自由和清醒度,持平的立場不易掌握,然而「世事無絕對」,社會亦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大家心目中的那把尺尋常日子沒有掏出來,並不代表大家可以任由更多的不公義在發生,正面而客觀,持平而公正,清楚明白「江湖」,澳門人更有選擇性地發聲和作出反應,而不是被大家誤會的「沃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