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榜)奇書與科幻(三) 林老師

 多年來,不得不承認,吳承恩的《西遊記》、干寶的《搜神記》、蒲松齡的《聊齋誌異》等文學、小說、奇異、科幻怪事、奇魔異獸等,無不受《山海經》的影響。而它自身也有不少「神話故事」,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後羿射日等等令人著迷。

 除受《山海經》影響的創作,當今亦不乏專著出現,前提到二位中外科學家,不約而同的各寫了與《山海經》相關主題的書冊,但他們卻對《山海經》有著截然不同的解說:馬來西亞華裔丁振宗先生以似「科學」怪異幻想式作理解而書;中國內地劉宗迪君則以全方位方式解讀《山海經》,讀者大可閱後作比較,筆者淺見二者皆可對「幻科或科幻」的創作有參考,而倪匡先生曾對丁振宗著述《破解山海經一中國古代X檔案》一書作推蔫,因而廣受關注。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內容豐富而龐雜,是研究上古社會不可或缺的文獻資料,自問世以來,評論、研究、校勘、注疏者不乏其人。丁振宗為馬來西亞華裔,祖籍福建省晉江市,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三日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市,一九六三年畢業於臺灣大學物理系,一九七六年獲英國修咸頓大學低溫學碩士,專門從事低溫技術、風能、製冷技術以及超輕型飛機、《山海經》、婆羅門教等研究。他將近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運用到對《山海經》的研究之中,提出以非傳統的方法研究《山海經》,「讓它脫離荒誕的神話,明瞭主要傳達的真正資訊,並且(若被證實)紀正被誤解的中國古代歷史」。

 書本談到《山海經》遠古歷史中提及部分事件(神話):夸父追日,是黃帝一項太空實驗失敗的記錄。在這起意外事件中,沒有人傷亡。因為駕駛員能及時逃離那航太飛機,安全降落在海面上云。而女媧則是一枚能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發射多枚人造衛星的太空火箭。

 書中第一章的基本的假設,即內容前設均涉外星人;而第二章西王母和軒轅國中則言:地球上的溫度和空氣是生命的絕對條件,但地球上的空氣不適合外星人呼吸,而西王母有其怪模樣及任務;當中談及軒轅國人的壽命問題和外星人在宇宙中飛行的速度的見解。

 由第三章至第十章,內容主旨順次為:禹的提示;「蛇」的討論之一;燃料的問題;「蛇」的討論之二;「蛇」的討論之三;「魚」和「龜」的討論;另一類的「魚」;能作戰的「魚」。由第十一章至十八章則是陸上「獸」(包括「龍」)的描述。邇後至第二十七章便是講述「事件」。

 作者認為《山海經》是一部遠古時代的地理教育全科書,書中講述了遠古時代的中國九州大陸是四面(四邊)環海,而如今的地理卻少了西海——特提斯海,因此在遠古時代的中國地理特提斯海,它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是由於「燕山運動」的板塊運動而導致讓它消失了。燕山運動讓北方的地平面提升了二千五百米,而南方的地平面只僅僅提升了五百米,燕山運動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為的核子能反應(埋在地底下的核能反應),燕山運動是製造洪水由北向南方流,開闢山河是用爆炸物開鑿的,阻止河流是用泥土工程堆積的山阻塞的——這是鯀的工作,歷史上司馬遷記載的禹是治理洪水,其實不是的,是禹製造洪水;黃帝與蚩尤的大戰則是一場核子大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