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與狂歡——讀《誰殺死了知更鳥》有感 濠江 黃小漪

 《誰殺死了知更鳥》是一首傳播範圍較廣的童謠,但令我提起興趣去讀這首童謠的,是一首改編創作的同名歌曲。歌曲的作詞者對這首童謠的解讀十分獨特。不同於網路上盛傳的泛泛而談的解讀,這位作詞者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講述這個故事。他的解讀不拘泥於時間與地點,而是從內容與人物的行為出發,作出一個全新的解讀。

 童謠的名字是《誰殺死了知更鳥》,但在內容上用大量的篇幅去描寫知更鳥的葬禮,真兇以及對它的審判,卻分別在開頭與結尾潦草帶過。這正常嗎?顯然並不。作者將真相本身摒除在外,卻用盡筆墨去描繪真相之外的細枝末節。「死亡」被縮小,而「葬禮」卻被放大了。於是便有了這樣的解讀——「唯一不重要的是真相本身」。

 隨著這位創作者指引的方向,我們能更深入地去思考一個問題——為何真相被忽視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再回到童謠的本身去探尋。

 先說「誰殺死了知更鳥」這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童謠早已給出了答案——也就是麻雀。假如你讀過童謠的話,應該記得兇手在開頭兩句就已經被指出:「誰殺了知更鳥?是我,麻雀說, 用我的弓和箭,我殺了知更鳥。」這就是知更鳥死亡的真相,一個簡單的真相。但隨著時間不斷地流逝,這個簡單的真相卻越來越不被人們信任。

 畢竟時間的消逝意味著歷史的演變。過去的時間、地點和事件,這些構成歷史的元素,都被拿出充當「證據」。這些「證據」越多,人們就越認為自己接近真相。於是,每一個在童謠裡出場的動物都因人們的想像力而成了「犯罪嫌疑人」。大家常說,人的想像力是沒有極限的。事實也確實如此。一個個曲折離奇的衍生故事不斷從人們的腦中誕生,然後被認定為「真相」。

   這些旁觀的人們在乎的並不是真相本身,而是尋找真相的刺激感。簡單且無趣的答案可滿足不了他們的好奇心。他們想看到的是未知,是懸疑曲折的情節。或許在將棺材打開後,發現裡面躺著的不是知更鳥的屍體,他們將會更加興奮。  

 所以這哪是一場「葬禮與審判」呢?這分明只是旁觀者的一場狂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