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明是繪就美好城市的底色

 【中新社深圳8月14日電】(中新社記 者鄭小紅 索有為)深圳漁民村不僅是中國首個「萬元戶村」,率先改製成立了第一批村辦股份公司,也是「城中村改造」的成功典範。在流動人口佔93%的漁民新村,沒有「房中房」,沒有「黑中介」,多年沒有發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

 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與香港隔河相望的深圳漁民村再次成為敘事的起點。近日,記者來到漁民村探訪時其所在的羅湖區官員稱,漁民村的發展史是深圳特區成立40年輝煌成就的縮影,改造後的漁民村村史館將在8月下旬開館揭幕。

 而在特區成長的歷程中,深圳不僅是展示中國經濟的窗口,也是展示中國文明的窗口。

 2011年在深圳舉辦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為當時剛過而立之年的深圳洗禮,「大運遺產」留給深圳的,除了完備的城市設施,更有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統計數據顯示,當年活躍在深圳大運會的志願者有127萬。作為中國志願服務發源地之一的深圳,擁有註冊志願者186萬,佔常住人口的13.8%,有「志願者之城」之稱。「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志願服務理念是深圳城市「十大觀念」之一。

 共青團深圳市委官員介紹,深圳「志願者之城」建設目前進入3.0階段,志願服務正從提供社會服務向參與社會治理、凝聚社會共識跨越。通過3年的努力,深圳建立了志願者河長工作制度,整合志願者河長、「河小二」「護水騎兵」等志願服務力量,而這種閉環服務模式已複製推廣到食品藥品安全、城市公共安全、垃圾分類公共衛生、社區平安與鄰里守望等諸多領域。

 在公益慈善領域,深圳是「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永久舉辦地,中國最早啟動無償獻血、最早實現臨床用血完全來自無償獻血的城市,中國最早開展器官捐獻且器官捐獻人數最多的城市……

 作為移民城市的深圳,在開放多元的氛圍中也會自然缺失市民的歸屬感。2012年,深圳頒佈了中國首個有關市民文明行為的綜合性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立法的形式,對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公共環境、參加志願服務等文明行為進行鼓勵和促進,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破壞公物等不文明行為進行懲處。

 深圳在2017年出台《深圳市民文明素養提升行動綱要(2017─2020年)》,著力將修心、養德、守法、尚智、崇文、健體等六大行動常態化、制度化。

 文明是繪就一個幸福城市的底色,深圳官方的多措並舉和民眾的認同參與,勾勒出美麗的畫卷。

 2020年6月16日傍晚,寶安區沙井東樂花園一住宅著火,消防車途經新沙路時剛好是下班高峰期,前方道路擁堵了近一公里。警報拉響後,路上私家車將車身移成45度讓行,大大加快消防出警的速度。深圳司機整齊劃一的禮讓行為在網絡上刷屏,網友們紛紛點讚:「深圳好棒」「為生命讓路」……

 其實,這種彰顯著大愛的行為背後所蘊藏的文明自覺,早就深植於深圳這片沃土。從「愛心大使」叢飛到「文明使者」孫影、「至美雙親」陳如豪和吳清琴夫婦……截至2019年底,深圳擁有5名全國道德模範獲得者、5名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獎者、10名廣東省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17名「中國好人」、46名「廣東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