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放大鏡)蓪草畫保護修復(二)  澳門文物保存修復學會 陳志亮

 承上文。蓪草畫的起源,實難清楚詳述,其來龍去脈,只能從零星的文獻中窺探一二,譬如說:

 一)意大利一位伯爵於一八二八年曾到訪廣州,兩年後他在印尼安汶(Ambon)去世,在其隨身行李中找到數百幅蓪草畫。

 二)一冊藏於大英圖書館的剪貼簿(scrap-book),內裏附有六幅蓪草畫,屬於一位當時在職的英國軍官,其日記中提及於一八二九年把剪貼簿從印度寄回家。

 三)據一八二九年四月廿五日Sydney Gazette(悉尼公報)第四版的一則分類廣告,此廣告以New China Goods(新中國商品)之名於澳大利亞宣傳銷售,但同時包含有印度及歐洲的其他產品,而在眾多的商品名目中,有一項是Rice paper paintings, fans, writing paper(蓪草畫、扇子、書寫紙)並列在同一欄上。

 四)據一八三七年出版的Chinese Repository(中國叢報)卷五Admonitory Pictures(警世畫)一文中,提及...some paintings by a native artist in China Street, named Sunqua. They are on pith-paper, six in number, forming a series, designed to exhibit the progress of the opium-smoker, from health and prosperity to misery and degradation...(筆者中譯:「……有些畫作是由一位在靖遠街的當地畫家繪製,名為新呱。這些畫作繪於蓪草紙上,合共六張,組成一個系列,旨在展示吸食鴉片者從健康和富足到苦難和墮落的過程……」)。

 五)據一八七四年出版的A Syllab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漢英韻府)一書中,對「蓪」有以下的註解...found in Formosa and Yunnan, whose pith sliced into sheets and ironed out, furnishes the substance wrongly called rice-paper, used in making蓪紙花or蓪草花artificial flowers; pith of any kind.蓪紙畫pith-paper pictures.(筆者中譯:「……能在臺灣和雲南找到,把髓心切成薄片並燙平,這種薄片被錯誤地稱為米紙……」)。

 綜合上述文獻資料,推測蓪草畫萌芽於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初,而盛行於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末。蓪草畫的英語有「rice paper painting」、「painting on pith-paper」及「pith-paper pictures」三種表述,當中「rice paper」早於「pith-paper」使用,但「rice paper」並不準確,「pith-paper」則較為精確嚴謹。漢語方面,蓪草畫的最早中文表述為「蓪紙畫」,又因「蓪紙花」和「蓪草花」相通,故「蓪紙畫」也與「蓪草畫」相通。

     蓪草畫的工藝,可被簡單分為蓪草紙製作、繪畫及裝幀三個步驟。蓪草乃通脫木,為常綠灌木,喜光且易生長於暖濕環境,蓪草可生數米高,其莖幹通直,粗約十餘公分,莖內髓心,色白柔軟緻密。製作蓪草紙時,先把莖脫皮取出髓心,裁成所需尺寸,一般不超過廿公分一段;工作案面為一橘色的磚頭,寬度大於髓心而小於刀具,約卅公分,長度則為五十公分左右,磚頭上下邊緣貼有銅條,目的是架起刀具,髓心則置於兩銅條之間,如此一來,切削厚度便能較易掌控,而銅條厚度與蓪草紙厚度直接相關,需要時可按實際情況作出調整,此外,磚面放置朝操作者一側傾斜,這樣可便於雙手的移動;刀具方面,其刀刃薄呈錛狀而刀背厚實,長約四十公分、寬約十公分(見附圖一)。切削時,先搓揉髓心並盡量弄直,接著把刀架於銅條上並靠近髓心,手掌和刀具隨壓隨移,髓心的移動方向是從手掌一側以滾動方式移至手掌盡頭,故每段移動距離約為十公分,然後提起髓心、已削開的部分蓪草紙和刀具返回至工作案面靠近中央位置,再隨壓隨移,來回反覆多次,直到旋切至草心(即髓心的中心部位)為止,即可製得一張蓪草紙(見附圖二)。可想而知,髓心越長,操作難度越高,當然,所得蓪草紙的幅面面積也越大。由此製得的蓪草紙,具有質地輕盈柔順、延展性佳、容易染色、遇水發脹、半透明等優點,而厚薄不均、縱向脆弱等則是其缺點。◇ (待續)

 micrc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