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的聯想 泰來

 記憶中上次到韓國首都旅遊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昔日的漢城,如今都已改稱首爾。首爾名字的原由不在此敍,從漢陽、到漢城,及至現在的首爾,我只能說:基於對韓國的文化和歷史了解甚微,三次訪韓,兩次跟團,當中聽信領隊導遊之言,所說過的韓國歷史故事、軼事之類,稍為深思一下,不難發現有「吹水」之嫌,甚至有團友大嘆「信佢一成,雙目失明」如此這般的浮誇不實。

 記得以前導遊是移居韓國的香港人,與同樣昰港人的領隊一樣「吹水不抹嘴」,二人一唱一和,甚是靈動,亦充滿胡扯之嫌。今次的導遊雖然是在韓國出生的華僑,但華人背景深厚,尤以對日本人在二戰時的國仇家恨尤其痛心疾首,在陳述韓國與日本兩國之間的情仇愛恨時,難免會更繪影繪聲,極盡視聽之能,亦增加不少戲劇性,然而嘗試在網上搜查不果,盡信不如暫時放下,用認知和感覺去體會一下,可能會有更多正確的觀念。

 兩個曾在我面前提韓國人歷史的人,我都深表存疑,唯一一個曾跟我略略提過韓國人過去的人,我是深信不移的。他是我的父親,那個小時候已在香港就學的人,二戰香港淪陷時他在香港,曾經零碎地告知,當時在他這小學生眼中,看到的日本軍人,遠不及那些漢奸、以及同樣以日本人來狐假虎威的韓國人可怕和卑鄙,日本軍人最喜歡不過是要經過的百姓向他們敬禮,作為軍人對百姓的感覺可能不一樣,反而對當時留在香港的外籍軍人會更有敵對意識,凌辱他們的技倆亦較多。

 至於可以依附在日本人身邊的中國人和韓國人便不同了,尤其是有機會從東北一直帶在身邊的韓國人,肯定是得到更多的信任和特權,當中亦有不少以能夠效忠日軍為榮。今時今日仍有不少人將兩個曾被日本殖民的地方作比較,一個是朝鮮,當時仍未分裂南北兩半;另一個是台灣。日本和朝鮮兩個民族予人的感覺都是有很強烈的民族意識,當年不少人卻對日本死心塌地,今時今日兩國的爭拗仍大,但民間相對亦比想像中和平;至於台灣相比之下就與日本關係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