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酒的鄉愁   汪秀紅

 到超市買點生活必需品,卻發現有包裝精美的甜酒出售,禁不住口舌生津,各種關於甜酒的記憶縈繞腦海。

 杳遠的老家,家家戶戶都會釀造甜酒。做甜酒要用糯米,製作的過程其實很簡單,先得把洗淨的糯米蒸熟。這裡有個小技巧,就是蒸糯米前,要仔仔細細把蒸桶洗乾淨,蒸好的糯米才不會混雜其他的味道,這樣做出來的甜酒味道特別醇。糯米蒸熟後,攤在乾淨的竹墊上放涼。這個溫度也要把握好,糯米過熱會把酒麴裡的黴菌殺死,釀出來的酒輕則口感不佳,重則酸臭,讓人絲毫不敢吞咽。

 緊接著,關鍵的步驟是拌酒麴。我們老家把酒麴稱為「甜酒藥子」。順便說一下,老家的「甜酒藥子」,百多年來都由薑家製作,配方是秘不外傳的。將研成粉末的酒麴均勻撒在冷卻好的糯米上,攪拌均勻,然後把拌好酒麴的糯米盛到一個木盆或者鐵盆裡,蓋上蓋子,靜等酒麴和糯米發生神奇的化學反應。老家做甜酒,盆一般都放進穀倉裡,夏天氣溫高,直接放進去就可以;冬天寒冷,有經驗的主婦就用棉被把做甜酒的盆整個包裹起來,起到延續溫暖的神奇功效。

 隔了一整天的時光,甜酒「初出茅廬」,揭開蓋子的那一瞬間,酒香撲面而來,全家人都會發出高興的歡呼。也有甜酒沒做成功的時候,主婦便忍不住一聲歎息,並開始自責起來,如同做錯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在老家,甜酒做得好不好,也是衡量一個家庭主婦是否能幹的重要標準之一。那些做甜酒的高手,不僅充滿了自豪感,還負有帶徒傳藝的職責,在農村名聲不可小覷。

 老家甜酒的製作不分時節,只要想喝隨時可以做。當然,在傳統節日裡,它可是不可缺少的美味。甜酒的吃法多種多樣,剛端出來的甜酒可以生吃,也可加糖燒開。春節時,家家都得備著甜酒招待客人。來了貴客,要用甜酒加開水放糖煮沸後,再沖雞蛋,俗稱「甜酒茶」,寓意賓主之間關係甜蜜。那些「隱身」在民間的美食家,還發明了好多甜酒的新鮮吃法,比如用甜酒煮粑粑,這樣的組合,有點像大學食堂的黑暗料理,還別說真心好吃。

 印象尤深,母親也是做甜酒的高手。每逢佳節,客人到來,特別是每個家庭成員過生日,必能喝到可口的甜酒。後來我到北方求學,回到家裡,母親也早做好甜酒等我享用。只是近年來,母親年事已高,已經不方便自己親自動手做甜酒了,這個光榮的任務便移交給嫂子,母親都站在近旁當「監工」。

 超市中摩肩接踵的人群打斷了我的思緒,我真想買一瓶甜酒回去嘗嘗,但最終我還是把它放下了。最好的味道,還是在老家,還是等返鄉再盡興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