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互動展覽項目 「激活」中國文博科教場所

 【新華社瀋陽八月十八日電】(于也童、張津瑜)「駕駛」飛機緩緩在跑道上前進,一點點加速、起飛,在天空中翱翔……在此間舉行的第八屆瀋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上,一款倣真飛行體驗設備吸引了許多參觀者駐足體驗。

 「這雖然只是一台模擬設備,但是我通過體驗操作,好像真的翱翔天空,也讓我對課本上所學的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這一物理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體會。」瀋陽初中學生方坤說。

 這款設備是由遼寧際邦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生產的單舵飛行模擬訓練器。據公司技術經理燕宇介紹,該飛行模擬訓練器一比一還原美國羅賓遜R22直升機駕駛艙,配備了標準的儀錶盤和駕駛桿等操作設施,駕駛操作感與真實飛機非常接近。三塊液晶顯示屏則為體驗者展示了逼真的飛行畫面。

 飛行模擬訓練器的意義並不僅僅停留于體驗和娛樂。燕宇說,其公司出品的飛行模擬訓練器已投放至多個城市的科技館、少年宮。飛行模擬訓練器不僅助力了飛行知識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科普力度,也提高了科教場所與受眾的互動性。

 近年來,中國的文博、科教場所推動信息技術與展示內容相融合,增加了大量可互動展項,不僅豐富了平面化展示,還通過廣泛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等「黑科技」,探索出沉浸式、體驗式參觀新模式。

 在山西青銅博物館,這裡有專門的教育互動空間和數字青銅展區,借助數字化多媒體技術,觀眾可以用手「摸」到3D呈現的青銅器,三百六十度欣賞文物的細節,並能了解有關的背景知識。

 在「黑科技」的助力下,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在假期帶孩子去博物館、科技館、歷史遺跡等體驗感強的旅遊目的地,以期「寓教於遊」。

 在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看來,各種「黑科技」打破了遊客與場館之間的時空界限,文博、科教場所的可互動展項不僅可以讓青少年從實踐中理解知識、獲得樂趣,還能夠增進參觀者對於展示內容的理解,增強科普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