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天地)八十年代以前的新詩研究    三十三

 澳門新詩研究起點一般人會認為始於八十年代以後,這無疑是種錯覺,其實早在五十年代已有所見,如〈年輕人的詩〉的詩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其內談到本土年輕人的新詩創作應該走的方向,認為祖國在強大,暗陰和灰心都是落後的,只有積極和喜悅才是新詩的唯一走向。這種與內地新詩接軌的意識形態不能不說是五十年代的主旋律。

 而六十年代的評論,以政治干涉文學的情況日益明顯,如〈我們的需要〉就是借作品〈無端〉作切入,指出「詩中缺乏對新時代的頌揚!因此這首詩就不是一首新時代的好詩,只是昔日舊文化的殘留。」來批評十四行詩,同時亦企圖以唯物主義來取代唯心主義。

 在七十年代,政治介入更為嚴重,而用主席形象行為,以及個人話語入詩更成為了評論的金科玉律。如〈怎樣寫詩〉內就提到要寫好詩,首先要當個大益於人民的人,熱情地做着對人類有益的工作,並且為了這個目的而嘗着種種的快樂和辛苦,如「殺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保衛毛主席,死了也心甘!」短短四句,充分體現革命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我們寫詩,不能皺着眉頭去尋找一些虛無縹渺的情感,然後把其一行行字排起來,這不算詩。

 當然讀者可能會問這不是没有純詩學理論嗎?其實又不然,如〈新詩的三角對比手法〉就是詩歌創作教學的鼻祖,這裡的三角對比手法是指由一個描寫對象所引起的聯想,引出另外兩個形象(或形態)的對比,形成它們的三角關係,並以戴望舒、何其芳和卞之琳的作品作分析,就是一篇難得的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