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榮稱若善用大灣區培訓資源 有利推動澳醫療發展

 【專訪】身兼澳門醫學專科學院專業委員會成員及澳門臨床內科學會會長張振榮昨日指出,本澳醫學專科發展先天不足,包括人口少、常見的病種及病例數量不多,以及不同專科的水平參差等,故對專科醫生成長有很大局限,與市民期待存在差距。他認為,隨著醫學專科學院成立以及大灣區的融合,若善用大灣區優秀的培訓資源,對推動本澳醫療發展有正向作用。

 張振榮受訪時表示,本地專科人才要經驗的提升,首先要有足夠的經驗,這就需要多出外進修,並同時邀請更多專家來澳指導,希望在短期內彌補澳門的先天不足。至於後天的就要更需努力。

 澳門臨床內科學會理事長余漢濠則認為本澳可透過制定如交換生計劃、增加專科培訓年期、加強部份手術練習以及與鄰近地區合作等措施,提升專科醫生經驗。

 另外,由澳門臨床內科學會、普法協會及智慧人文勵政會,昨日下午合辦「回歸二十周年澳門醫療發展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希望透過集思廣益,為下屆特區政府制定醫療政策提供一些符合廣大市民利益的建議。

 主辦單位期待新一屆政府能進一步完善本地的醫療法規,在完善公營醫療服務體系的同時,亦應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以利非政府醫療機構和私人執業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業界亦探討在積極培訓本地專業人才同時,如何透過粤港澳大灣區的融合機遇,吸引一些高質素的人才來澳或回澳發展。

 在研討會上,五位講者闡述了五方面的題材,包括:澳門臨床内科學會理事長余漢濠:「完善本地醫療專才培訓的重要意義」;澳門普法協會理事長蘇建峰:「醫療事故中的法律爭議問題」;澳門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吳在權:「對澳門回歸前後醫療與法律變化之淺見」;澳門臨床内科學會副秘書長郭耘:「公私營醫療服務平衡發展」;澳門臨床内科學會會長張振榮:「澳門醫療未來在大灣區發展的角色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