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頭把問題解決

 從昨日公佈的消息可見,毒品和騙案是本澳當前兩大治安問題。筆者認為這兩大問題若不從源頭解決,恐怕打不勝打,防不勝防。

 一名馬來西亞青年涉嫌來澳販毒被拘。他供稱因在馬來西亞欠債,後來受聘於香港販毒集團,每月收取四萬元,來澳販毒至今已有十三天。

 販毒十三天後被捕,即使仍可以拿到全部「月薪」,但他已為販毒集團賺了多少錢呢?單從「利潤」來說,即使來澳販毒無異於飛蛾撲火,但販毒集團是不會「歇業」的,皆因它不愁沒有人代它去「撲火」。除了年輕人之外,現在又有東南亞地區的人願當「毒騾」,只要「毒騾」們不是一出馬便失手被擒,販毒集團獲利的機會便很高。在這種情況下,恐怕打不勝打。

 在近年破獲的同類毒品案中,絕大多數會出現一個詞——夜場。夜場應是一個供人娛樂的地方,但有關消息予人一個感覺是,夜場對毒品的需求量很大,這不是一個正常現象。有需求就有供給,設法減少需求應是首要任務。

 假冒快遞公司職員及內地公安致電市民進行詐騙的案件急增,警方呼籲市民必須提高防騙警覺性,以免墮入騙局。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大部份受害人竟是就讀本澳大學的內地學生。雖說近日的案件顯示,騙徒的作案手法有所改變,但基本上並無太大改變,只要有留意傳媒上,包括報紙、電視和網上報導的有關新聞和警方公佈,便可知騙徒的騙術的核心部份並無改變,總是要受害人做一些不合乎常理的事情,但為甚麼卻會有這麼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上當?筆者認為應思考本身為何心中似少了「防騙機制」?否則,防不勝防。◇                      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