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好的內容誘發自願消費   喬捷

有數碼媒體在去年十月報道,英國《衛報》在轉型後終於實現了盈利,上一個財政年度更錄得八十萬英鎊收入。這在媒體寒冬的今天,真的是莫大的喜訊。而其喜更在於,我們從這個個案清晰地意識到,活在網絡世代,媒體已不能像過去那樣隨便混過去。是因為媒體做出來的東西讀者不買賬,而不是因為紙本閱讀不流行而引起的行業萎縮。

目前,英國《衛報》百分之十二的收入來自讀者,當中包括混合型會員費、經常性捐款、紙本與數碼訂閱費以及一次性捐款。研究發現,能觸動讀者情感的故事,往往都能帶來「捐助」,也就是我們內地說的「打賞」,例如該報對泰國少年足球隊被困山洞事件的調查,就獲得比平時多兩至三倍的打賞。

付費閱讀目前正興起,這雙刃劍還得靠時間檢驗實效。但像「蘋果」、《衛報》卻選擇提供免費報道給讀者,《衛報》不但沒有令虧損加劇,反而轉虧為盈,更達成了數碼轉型的三大標準。根據媒體人多克托(Ken Doctor)的定義,這三個證實一家媒體成功從傳統媒體實現數碼轉型的要素包括:一、以線上盈收為主導;二、盈收來自讀者而非廣告商;三、線上盈收的增長速度能超過印刷量萎縮的速度。目前,《衛報》已一一達成上面的指標。

其實,《衛報》本質上與《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一樣,也是需要讀者為閱讀付費,然而不同的是,「紐時」和「華郵」用的是付費閱讀的基本套路:大量付費訂閱或特惠套餐廣告,直接呼籲讀者訂閱。而《衛報》則選擇只在做出有溫度、高質作品的時候,才請求讀者支持。大概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每次讀者向《衛報》付款,都比較心甘情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