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我在觀音岩看觀音   孫仲文

 在澳門,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廟宇,多以「廟」、「院」、「宮」命名,是次介紹的廟宇是一間被冠以「岩」字的廟宇,它位於氹仔東北大馬路側,澳門城市大學所在的觀音山下。這座廟宇有兩個出入口,一前一後,分別位於廟宇門口的正前方和廟宇後側的石階位置上,這就是氹仔的佛教廟宇──觀音岩。

 一下車,你會駐足欣賞它別出心裁的設計。從觀音岩的正門往上望,你會看見一棵參天大樹,下面左右兩旁是石牆,不僅能防止昔日淺灘的海水侵蝕,

 而且為觀音岩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感覺。在門口的位置,有一對淺灰色的石獅子,門旁兩側有一副楹聯,「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無須我大慈大悲?」讓人知道「岩」中供奉的神靈正是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同時,門口寫了四個大字「望海觀音」。這不是觀音岩嗎?據説昔日有一個家傳戶曉的觀音傳説,氹仔漁民在現址附近的海旁,看見了一尊面容祥和,盤坐於蓮花座上的觀音像。但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漁民不敢貿然出海,只好靜觀其變,等待時機成熟,漁民立即撈起神像,放到現址的石洞內供奉。

 步行數十步,你會看見一層層階梯,有一個精緻的涼亭可供人休息。離開涼亭後,站在觀音岩的門口。突然間,有一種與大自然渾為一體的感覺。廟體緊貼岩石,背枕大譚山山麓,上方有一棵古榕樹,前方與澳門半島隔海相望。我不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享受遠處傳來的一陣陣海風,欣賞澳門八景中的「鏡海騰龍」(又名「鏡海長虹」),的確是賞心樂事。

 八級臺階上有基臺,基臺前左右各有一隻石獅子。人們站在臺階上可以清晰看見觀音像,觀音像也可以清晰看見「鏡海長虹」,庇佑出海的漁民,故人們稱為「望海觀音」。這座廟宇一行三間並排而立,線條簡單明瞭,屬單體式廟宇建築。大門門楣上一幀「觀音岩」匾額;大門兩側石刻金字的楹聯:「靈巖觀自在,法雨證彌陀。」當中,「岩」與「巖」字相通,可解作山洞、高峻的山崖。因此,廟內的木牌也為「觀音巖」。同時,細看之下,廟內最早的文物碑刻為正門橫石岩「觀音岩」匾額,刻有「同治辛未年仲冬吉立」,同治辛未即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以及同年由鄭聰含、鄭英含、梁在樞、梁聯光等信徒敬送的殿柱木刻楹聯:「注法雨於西垂天花散彩;霞慈雲於東土貝葉成文」。另一副是光緒二十六年勝合號等所獻的楹聯:「南海非遙林竹翠千年轉念慈航皆穩渡;西方自在蓮花香九品仰瞻法界普同春」。共兩副楹聯。此外,還有三幀光緒二十六年(一九零零年)的匾額,分別是「恩周覃海」、「慈雲永庇」、「恩周覃海」。

 澳門經歷甲戌風災,建在淺灘上的觀音岩受到了無情的風災吹襲,對觀音岩有一定的影響。何偉傑博士在《澳門:賭城以外的文化內涵》一書中指出,透過廟內有一塊記載修廟之事的碑誌,清楚看見碑文上的商店多以「店」及「泰」為名,由此推斷光緒年間在卓家村沿海一帶,已有小型的商業中心。他們具有一定的財力,從神像到廟宇,從廟宇到風災,從風災到重修廟宇,突破重重困難。因此,觀音岩頗具特色,先有信眾在岩洞內供奉觀音,後再集資在洞外建廟,故觀音娘娘坐在天然岩洞的神龕中,岩洞的巨石高聳險峻,在高處有「佛心」題字。這不但反映了該廟昔日的歷史面貌,還道出了觀音岩是先有神像後建廟宇的做法與傳統不一樣,讓信眾進一步感受到觀音娘娘百多年一直風雨不改庇護氹仔居民。透過以上的資料,何博士推測觀音岩一八七一年開始營建,經過了一八七四年的風雨災禍,到了一八七六年才完工。

 那天,廟內的姨姨和藹可親,有問必答。還記得,我不用請求姨姨可否給學生近距離感受岩石的自然奇觀,姨姨也立即二話不説歡迎學生隨便參觀,讓廟宇增添著一份濃濃的人情味。在這兒,你可以感受廟宇特色,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奇觀,使人流連忘返。最後,我準備離開觀音岩,看不見門口那昔日的高牆,只能透過聯想想起往日的淺灘······時間有限,珍惜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