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最前線)國內試行「空中救護車」 符曉波

 ​對於危重病人和傷員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在地域遼闊、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的現實條件下,中國正嘗試完善航空醫療救護體系,為更多無法在當地獲得救治的危重傷病員開行「空中救護車」。

 一架中國航空醫療急救包機在上月二十八日飛抵新疆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當日,一位六十二歲重症肺炎合併高危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症狀的危重患者,搭機快速轉運至二千五百公里以外的北京接受治療。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分公司急救中心黨委書記馬嚴介紹,這架型號為獵鷹2000LX的遠程固定翼飛機,是一架裝備齊全的民用專業航空醫療救援飛機,機艙內配有便攜式呼吸機、心電監護儀、自動擔架升降系統等全套醫療設備,可在任何高原、短跑道、炎熱地帶、城市機場降落。「專業的設備和流暢的轉運過程讓患者減少了病痛的折磨,最大程度保障了生命安全。」

 不久前,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了《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決定在部分地區開展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工作。航空醫療救護如同「空中救護車」,是指在不間斷實施急救的同時能在最短時間內對危重傷病員進行遠程轉運,提高傷病員的存活率。

 「患者從當地醫院重症監護室經急救車護送,通過機場『綠色通道』被送上飛機,整個過程呼吸機持續供氧,重症監護治療全不中斷。」馬嚴說,這是方案印發後,新疆地區首例危重患者轉運案例。而此前,新疆的危重傷病員轉運都是搭乘旅客航班,全程沒有專業的急救設施,擔架、監護儀等設備也只能用繩子綁在機艙地上。

 「這一方案出台標誌著中國航空醫療救護體系走向專業化。」馬嚴說,新疆民航系統每年平均承接約三百起擔架旅客轉運工作,去年就有二百一十六起。如今,新疆有機場的地方都能夠實現醫療專機轉運。

 據暸解,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工作包括醫療急救和醫療轉運兩部分,北京、河北等十二個省市被列為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地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七十一家知名醫院和院前醫療機構被列為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醫療機構。

 馬嚴坦言,眼下此類專業空中轉運仍需患者自身承擔高昂的費用,隨著試點工作的深入,轉運費用未來不排除會納入當地醫保報銷範圍的可能,真正擴大航空醫療救護服務的普適性。馬嚴表示,試點鼓勵各地不斷規範業務流程和各項標準,未來有望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航空醫療救護標準和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