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天地)九零後的康熙   安好 

對於被電視和視頻網站「餵」大的九零後的,康熙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台灣談話性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停播數年,還是常在茶餘飯後成為我的重溫之選。要說值得學習之處,除了訪問技巧,其他都是反面教材──比如開人玩笑。

《康熙來了》有一系列很重要的單元,叫「道歉大會」。因為主持人在節目上玩笑開大了,有時會令上節目的藝人不愉快。偏偏這些事又會成為笑料,被無止盡地發酵渲染,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最記得某一期,好幾個藝人異口同聲說:「這些事情別的主持人會私下到化妝間跟我說,而你們則是當著攝影機拿出來調侃!」這些事情包括,微整型後不自然、某些敏感的口誤、表演的瑕疵,甚至髮型、妝容、服裝等等。當然,一切都是為了某種取悅沒心沒肺的觀眾(如我)而造出來的節目效果,事情才變得可以原諒。所以活在這些鏡頭以外的我漸漸了解,甚麼東西可以公開說,甚麼東西不。

隨著社交網站成為人們推銷自己的自媒體平臺,網絡帖文似乎已經不是朋友間的對談,而是某個數據化的、打破時間地域限制的市場,人人都可以隨時擺檔買賣,或是設擂臺以文字圖像過招,自然,觀眾也越來越多,觀眾的心思也越來越雜。這句話才剛碼好字,網上又爭議一宗家事了。家醜不外揚的「美德」呢?可能要再看一集《康熙來了》才能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