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生產事故同比「三個下降」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記者張子揚 陳溯)2018年中國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口、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比近5年來平均值分別下降60%、78%和34%,安全生產事故總量、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同比實現「三個下降」。

 中國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孫華山22日上午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向媒體透露上述數字。

 當日是應急管理部成立9個月以來在國新辦的首場新聞發佈會。孫華山以五方面內容詳解該部門如何有效應對一系列重大災害事故,讓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穩步推進機構改革。先後整合11個部門的13項職責,其中包括5個國家指揮協調機構的職責,順利完成了機構改革、人員轉隸和公安消防、武警森林2支部隊近20萬人的轉制,新組建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31個省級應急管理廳局全面組建。新時代中國特色應急管理組織體制初步形成。

 ──全力做好搶險救災。部黨組成員帶頭24小時在崗值班值守,累計啟動47次應急響應,成功應對超強台風「山竹」、山東壽光洪澇災害、內蒙古汗馬森林火災、川藏邊界4次堰塞湖等重大自然災害,妥善處置了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等。全國累計組織轉移避險群眾833萬人,會同中央財政下撥補助資金115.8億元(人民幣,下同)。

 ──守住安全生產「基本盤」。部長辦公會每周分析研判安全生產形勢,建立常抓嚴管的長效機制,對生產經營單位實施分類分級嚴管,嚴格監管執法,深化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行為。生產安全事故總量、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與上年相比實現「三個下降」,其中重特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4%和33.6%。

 ──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逐步推進自然災害風險管控、城鄉抗災能力和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基本完成了首批試點縣區災害綜合風險調查任務,創建綜合減災示範社區1400多個,新建農村抗震民居175.28萬戶,惠及543.7萬餘人,新增一批應急避難場所和救災物資儲備庫。

 ──建強中國特色應急救援力量。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27支專業救援隊、一批跨區域機動救援力量和7支國際救援隊。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主動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定位,適應從「單一災種」向「全災種」應對全面轉型的需要,共出動1270萬人次、219萬車次,營救疏散群眾67.6萬人,搶救保護財產價值3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