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唱反調)閒來說道教

中國歷史上具有獨立教團組織的大型宗教有五個: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公教)、基督教(新教),其中四個是從國外傳進來而後具有了中國特色,只有道教是源於中國古代文化和宗教的土生土長的宗教。

從宗教發生學的角度看,道教既不是典型的原生型宗教,也不是典型的創生型宗教,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宗教。其生成特點是沒有統一的創教教主和集中創教時間,其孕育過程緩慢而分散,經過多種管道,在不同地區發展,逐漸匯合在一起,所以上限極不易確定。道教信仰中的多神崇拜和自然崇拜,表現了中國古代的宗教意識。

從宗教教義學來看,道教是諸多宗教中最重現實生命的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認為今生暫短而苦難,但皈依上帝或真主,死後靈魂可以得救。佛教亦以人生為苦,以「無生」為解脫。只有道教以生為樂,重生惡死,其修道以現實生命為基礎,形神相守,性命雙修。道教最講究養生修命,發展出一整套健身長壽的養生之道和開發慧命潛能的仙學。

從宗教關係學上說,道教是諸宗教中較少排它性、較多包容性的宗教。它上溯遠古,兼綜百家,是多種文化融合的產物;在其後來的發展中,亦以開放的姿態,廣納博採,形成「包羅萬象,貫徹九流」的特點。道教通於百家,依重道家,又大量吸收佛教、儒學,並把自己的思想滲透到兩家中去,匯合眾流而不失其主旨,成為傳統社會三大精神支柱之一。道教被譏為「雜而多端」,但它能表現了中國人多神共信、駁雜不純的信仰特質。

從宗教文化學的角度看,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信徒歷來是五大教中最少的,從未超出幾十萬人,但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卻遠遠超出教徒的範圍而達到各階層。道教最與民間信仰接近,許多民間宗教脫胎於道教,老君廟、東嶽廟、真武廟隨處可見。在文學藝術方面,道教仙話是文藝創作的重要源泉,民間文藝更不乏道教內容。在治病養生方面,道教與中醫密不可分,內丹功法行生出成百上千種氣功的功法流行於中國各地。難怪魯迅先生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逢週二見報,歡迎回應hataruan@yahoo.com.hk)    阮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