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搜聞)山東聊城無聲師者的育人故事 鄧衛華 張志龍

 「學會健體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這條寫在山東聊城臨清市特殊教育學校過道兩側牆面上的標語,滿是歲月的痕跡。

 二十多年前,兒童時代的楊錚曾無數次走過這裡。她的世界裡沒有聲音,卻從來沒有放棄對世界的愛與渴望。畢業後,她選擇回到她成長的地方教書育人,給予和她有著相似經歷的孩子更多撫慰與希望。

 楊錚今年三十一歲,一頭金色的短髮,搭配了一身清爽的天藍色工裝。筆者注意到,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辦公室,她的臉上始終保持著微笑。

 兩歲時,楊錚因為高燒意外導致了聽覺障礙,並慢慢地失去了聽力。「在我四五歲的時候,父母帶我去北京看病,面對醫生我就意識到自己聽不到聲音。」楊錚熟練地在電腦上敲下她想說的話。

 筆者初次見到楊錚的時候,一堂無聲的美術課正在六至八年級的教室裡進行。

 楊錚用粉筆在黑板上熟練地寫下了「亮灰」「反光」「明暗五調子」等美術課常用的詞彙。在孩子們作畫的時候,她喜歡來到孩子們身邊,在每個孩子面前用手語耐心交流,幫助他們打磨作品的細節。

 一開始察覺到自己聽不見聲音,楊錚非常痛苦,與他人的溝通障礙也曾一度讓她抓狂。而如今的她,不僅能夠熟練地與人通過手語交流,對手機、電腦的使用也十分在行。

 「她所要付出的努力,是其他人的不知多少倍。」張鳳華在這所學校裡當了十多年的語文課老師,她十分理解作為一個聽覺障礙患者,掌握一門語言是多麼不容易。「而一門語言,僅僅是她們學習各項技能的基礎。」張鳳華說。

 「我沒有抱怨命運對我不公。父母告訴我要堅強,教育我身殘志不殘,要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從小,父母的言傳身教給了我面對困難足夠的勇氣。」楊錚寫道。

 刻苦學習讓她的人生積極向上。八歲,她就來到臨清市聾啞學校,也就是她現在任教的臨清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前身上學。沒過多久,她去到臨清五中子弟小學和逸夫實驗小學隨班就讀。十三歲,她就考入了山東省特殊教育學校。五年後,她大專畢業,來到了自己成長的地方——臨清市特殊教育學校,成為一名特教老師。「因為痛苦過,經歷了才懂得幸福。」她表示。

 「現在的知識面比我讀書的那時候更廣,工藝美術方面的技藝要求比那時候更為精湛,所以我不能停止學習,時時要求自己在技藝上不斷探索和進步。」她說。

 為了把最好的知識和技術教給孩子們,即使在假期裡,楊錚也常常把自己鎖在辦公室鑽研刻字、縫紉、編織等技術。

 「楊老師是一個很要強的人,這些年的鑽研,不僅讓她的手藝愈發精湛,在手工藝品行業也顯露了自己的才能。」張鳳華說。

 「她的言傳身教給了我們樂觀和堅韌的品格。」劉亞君曾經是楊錚的學生,如今的她已經從北京一所知名大學畢業。「如果楊老師沒有以身作則踐行著樂觀、向上的品質,同學們不會願意向她敞開心扉,更別說好好唸書了。」

 「我們容易自卑,令人高興的是,我逐漸看著身邊同學有了自信,這很多都是楊老師的功勞。」劉亞君說,最打動她的是楊老師的那份真心。

 理解、寬容、耐心、愛心,是楊錚教書育人的品質,她十分看重對每一個聽覺障礙的孩子個人品德的培養。「孩子們必須懂得做人的良好品質,將來才可能找到工作立足於社會,如果品質不好,幹什麼都廢了。」

 此外,楊錚最擔心的問題,就是這些孩子走上社會後,如何更好地適應。「殘疾人不能缺少一技之長,這也是他們一輩子的立身之本。」

 「我的學生們能走向社會,在社會上立足,並且能靠自己所學的技術養活自己,說明學生們真的是把自尊自愛自立自強這句話時刻放到心上了。所以,每每聽到這樣的消息,我真的是特別的感動與欣慰。」楊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