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草原:天馬故鄉

 巴里坤草原位於新疆東北部的哈密地區,這裡有「天山淞雪」、「瀚海鼇城」、「鏡泉宿月」、「嶽台留勝」等八景名勝古跡,是新疆的第二大草原。傳說,天山淞雪是遠古時期黃帝開國後,唐堯、夏禹、周穆王西巡「西王母之國」的時候,在「瑤池歡宴」上贈賜的一幅中原絲繡,後來西王母把絲繡化成了「天馬」牧場。迄今巴里坤草原仍有「天馬故鄉」之稱。草原上牛羊肥碩,牧草豐美,空氣清新,綠草如茵,是一處夏季避暑冬季休閒的好去處。

 巴里坤草原海拔一千六百五十米,雪山晶瑩,松林青翠,雲霧繚繞,變幻莫測。

 但巴里坤草原不像內蒙古的草原那樣一望無際,可以看到草天相接的地平線。而巴里坤是盆地,極目遠望,四周與藍天相接的是連綿不斷的山巔。

 這些山都屬於東天山。特別是南山尤為高大雄偉,山頂有終年不化的積雪,山腰是四季常青的林帶。山頂積雪融化以後,有的順著山溝流了下來,不到山口就不見了蹤影,全都鑽到地下去了。而有的則就地滲入岩縫。山上到處可以見到泊泊的山泉。夏天,水草豐美的高山草甸草場則是牲畜避暑的絕好去處。為數不多的幾條大溝裡的水可以流出溝口,便成了山前衝擊扇平原上農田的灌溉用水。在沖擊扇平原的下面,就是地下水溢出帶了。巴里坤盆地不大,南北也就是三四十公里。因此南北兩山的地下水溢出帶集中在盆地中間,有的地方也有十幾公里寬,這裡無數泉眼的泉水竟然彙聚出一條條小河,自東向西流入到巴里坤湖。

 巴里坤有哈薩克族、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十多個民族。大草原上有許多美麗的傳說,但流傳最多的一則傳說則是:一位漢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類海的哈薩克青年合力同破壞湖泊的山魔搏鬥,姑娘被壓在尖山下變成了石頭,哈薩克青年則扭住山魔同歸於盡沉入湖底。姑娘和哈薩克青年用生命為後人換來了安寧幸福的生活。為了紀念他們,人們就把尖山下的數股清泉叫「漢姑泉」,把湖泊稱作「蒲類海」。◇